大众摄影2025年4月第4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大众摄影 2025年4月第4期

大众摄影 (2025年4月第4期)

刊期:月刊

本刊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面向专业和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大众化摄影月刊,创刊于1958年,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摄影杂志。

卷首语

四月的风裹挟着花香,正是踏上旅途、捕捉美好的最佳时节。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镜头与远方的邂逅总能碰撞出令人心动的火花。本期专题聚焦6位用徒步、骑行、轮滑、自驾等不同方式丈量世界的旅行摄影爱好者,他们用经历和镜头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有人沉醉于路上风情的细腻捕捉,有人执着于人文景观的深度挖掘,还有人专注于自然风光的壮美呈现。每一位爱好者都在用独特的视角,诠释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热爱。专题最后,《...

国际摄影媒体速览

德国:《照片新闻》杂志(2025年第3期)本期为在柏林开幕的欧洲摄影月(EMOP)而出版,并对此进行报道:采访到艺术总监玛伦·吕贝克-蒂多,登载关于参展摄影师安娜·齐贝尔尼克、雅各布·甘斯尔迈尔、纳塔莉亚·伊芙琳·本西科娃和群展“激进之美”(Radical Beauty)的文章。展览评论针对荷兰博物馆举办的“美国摄影”(American Photography)展览和维也纳阿尔贝蒂娜现代美术馆举办...

后现代时期西方以外的摄影

仿英格丽·褒曼的自拍像,森村泰昌,1996目前多数世界摄影史研究可以表述为西方摄影史研究或是以西方摄影史为主体的研究,缺乏西方以外世界的参与。形成该局面的原因很多。首先,摄影的发展主要与西方近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了显而易见的艺术趋势和风格。这种艺术的内在规律促进了西方的摄影史写作;其次,摄影的全面发展恰好与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蓬勃壮大同步进行,为西方的摄影史构建提供...

李前光:大众摄影时代

2024年《大众摄影》开辟“从大众出发”专栏,拟通过对《大众摄影》曾经推介过,至今仍影耕不辍的摄影家做一次回访,以他们的成长见证摄影事业的进步。第12期选定的作者是李前光同志,他从部队的一位摄影干事,成长为业界的领导者,创下了一个“照相的”迄今为止所达到的最高位置。其中峰回路转,其间矢志壮怀,都是中国摄影人在摄影历史上留下的探求足迹。但计划常常赶不上变化,由于诸种原因,这篇采访稿并未如期刊发而延至...

镜头即远方

编者按:在图像丰富的时代,旅行摄影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记录功能,成为大众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它的魅力在于打破时空限制,用镜头讲述旅行中的故事。当下,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旅行摄影的新形态。人们不再满足简单的“到此一游”,而是追求更具艺术性和故事性的影像表达。题图: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亚丁徒步 2023年 程贤骏 摄本期专题介绍了六位旅行摄影爱好者,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探索世界,呈现独特...

垄歌

在中原腹地的黄河岸边,在这片广袤而古老的土地上,村民们把黄土当舞台、把蓝天白云当背景,进行着他们的本色表演,演绎着他们的性情和历史,无拘无束、畅快淋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便把目光投入到开封郊区这片土地上,用镜头见证了乡村的风云变幻。近几年,我开始把目标锁定在这片土地上的两三个小村庄,深耕自己的影像。每逢周末,我就来到这略显偏僻的小村庄里,与村民们“混”在一起,春夏秋冬、雨雪风霜,从未间断。...

重庆“背篓专线”

“正宗土鸡便宜卖了!现选现杀!”“自家种的脐橙,一块钱一斤……”早上8点多,石船镇农贸市场商贩的叫卖声,让沉寂了一夜的乡镇热闹起来。菜农一边忙着称菜一边说:“多亏了‘背篓专线’,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专程跑来我们这里买菜。”菜农们口中的“背篓专线”,是2022年6月开通运营的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全长约48.5公里,连接了渝北区石船镇和中心城区。每天清晨,不少周边村民背着背篓乘坐轨道交通前往城区售卖蔬菜...

过五溪

编者按:湘、鄂、渝、黔交界的五溪之地,仍然可以看到从古沿袭至今的许多传统的少数民族风俗,同时随着现代生活的影响和人口迁移,这里又发生着许多改变。让我们透过周伟的《过五溪》系列,领略这片古老土地的人文风景,去理解世代居住的居民与生养他们的这片山水之间的情感牵连。迎接新娘的队伍渡河而来 秀山,2014 周伟 摄在小溪里钓鱼的男人 保靖,2014 周伟 摄公元748年春末,诗人李白听闻友...

山河故人看山河

对我来说,摄影始终有一种游戏的精神在里面——这恰恰也是我能一直保持热情并持之以恒之所在。只有在这种游戏状态中,我才能不辞辛苦、不觉其苦,亦不畏其苦。《中庸》里说“率性之谓道”,我不敢说自己得道,但的确是率性地走在摄影这条道路上。终南听云(1) 郑小林 摄终南听云(2) 郑小林 摄系统地拍摄终南山这个专题,不过是四五年前。终南山,对我而言,再熟悉不过,因为我生于斯,长于斯,面对围绕西安人...

南极感悟

编者按:在南极,生命以独特的方式适应着极端的环境,展现出顽强的韧性与活力。本文精选了6位摄影师前往南极拍摄的佳作,并请他们各自讲述了拍摄感受。所选照片不仅是南极自然景观的记录,更是生命在逆境中绽放的赞歌。它们能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也让我们对这片遥远的土地充满了敬畏与向往。伙伴 2024年1月10日,南极洲有用岛 蒋丽田 摄创作心得蒋丽田:静谧与纯净共舞南极纯净的天空,洁白的...

AI狂潮下的摄影诗学

在人工智能高速演进的当下,摄影已然成为一场关于灵魂、情感与创造力的深度对话。当冰冷的算法能够迅速生成令人惊叹的影像时,真正的摄影师该如何在这个技术狂飙的时代,守护属于自己的艺术诗学?阳光下内在价值:超越技术的情感底色技术可以复制影像,但无法复制情感的细微纹理。真正的摄影艺术,从来都是心灵的表达,而非机械地记录。在AI图像生成技术日益成熟的当下,摄影师最珍贵的资本,恰恰是那份无可替代的个人情感烙印。...

白鹤

专栏作者:陈建伟,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文联副主席,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主席。栏目介绍:生态摄影已经成为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要艺术形式。本刊推出“生物圈”栏目,特邀专家陈建伟教授,配合他精彩的生态摄影作品,共同传播生态摄影新理念和美学观念,普及野生动植物知识,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承担起应有的使命。白鹤群起飞 江西鄱阳湖 陈建伟 摄位于长江下...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大众摄影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