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2025年9月第9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铁军 2025年9月第9期

铁军 (2025年9月第9期)

刊期:月刊

《铁军》(月刊)创刊于1997年,杂志社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由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创办的铁军杂志社。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七八个热心于新四军研究的退休老同志,没要国家一分钱投资,靠每月300元的午餐补助,创办《铁军》杂志,当年订户就突破一万份,成为大众公认的弘扬铁军精神的权威性期刊。2006年《铁军》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招聘了几个新闻专业大学毕业生,杂志办得更有生气,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期刊。2013年《铁军》由月刊改为旬刊,实行了转体改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前,公司拥有“一部六中心”,“一部”即编辑部,“六中心”即铁军发行中心、铁军广告中心、铁军影视中心、行政财务中心、文化传媒创意中心、传媒网络中心。除编辑、发行、广告等传统产业外,公司近年来注重向全媒体方向发展,创办或合作开展了影视、网站、微博、手机阅读等多个新媒体项目,是宣传中国新四军革命历史的专业类杂志,是弘扬铁军精神的权威性期刊,是面向新四军老战士、广大青少年的大众化传媒。

关注公众号或下
载APP到手机阅读

宏鑫人走向非洲

公司董事长顾小锦在非洲工地现场“一带一路”园区承建度假村效果剪影公司晨会工地安保创办轮胎翻新厂致谢非洲翻译2008年,顾小锦率领团队援建汶川地震灾区。2016年,在江苏盐城草堰镇始建铁军国防教育基地,这一年,同时试水非洲远建。江苏宏鑫建设集团把“建”和“铁”两字相融,演绎了自强不息的传奇。从浦东机场出发,飞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路程约8800公里。当宏鑫人踏上东非大陆,行囊里有技术和方案,...

铮铮铁骨赤子心

1940年王征明在谭震林身边工作(谭震林摄)“江抗”司令部参谋处合影(左二王征明)接受本刊采访时的王征明1938年2月,王征明从山西临汾八路军学兵大队结业,分到新四军工作。1940年8月,谭震林任“江抗”东路指挥部司令,王征明在谭震林身边当作战参谋。他曾任新四军六师司令部侦察科长。后来,他先后任苏南区党委敌伪军工作委员会主任、华东局情报部科长。解放战争中,王征明参与策反国民党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率部...

以新的更大胜利告慰抗战英烈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迎来的这个烈士纪念日,意义非同凡响。回望抗战历史我们深知,红色江山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革命先烈以铮铮铁骨、满腔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国泰民安、万家幸福,他们谱写了惊天动地的英雄赞歌,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激励我们砥砺前行、开拓奋进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站在红色中华这片繁荣沃土之上,穿越时空与抗战先烈无声对望,我们更加明白,后来人的...

一诺千金

本期“特别策划”专栏,我们推出《践诺,还你一个“金八滩”》的采访手记,意在用老区乡亲毁家纾难为抗战,我们党一诺千金兑现誓言的细节证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践诺应当一心一意。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践行诺言当须恪守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践诺就得一以贯之。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关键在于她信...

践诺,还你一个“金八滩”

初夏时节,我们在苏北盐城采访,滨海县八滩镇党委书记陈春雷讲述的这个故事发人深省。1983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韩培信到北京开会,特地去看望住院的黄克诚。一见面,黄老就拉着韩培信的手,急切地问:“当时叫你拆掉银八滩,说等革命胜利后还乡亲们一个金八滩。你现在当了省委书记,金八滩还了没有?”韩培信惭愧地回答:“现在八滩地区还没有根本改变面貌,我一定要实现您当时的诺言,建成一个金八滩。”韩培信对黄老保证说...

红土地上的金融密码

江苏中行员工走进红色镇村调研了解种粮大户粮食生产情况在苏北平原与黄海之滨的交界处,有一片被革命热血浸染的土地——盐城。这里曾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248处如繁星散落的革命遗址、128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镇村皆镌刻着抗战的烽火记忆。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时,这片土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乡村振兴的热土。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简称江苏中行)党委领导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赴盐城考察的足迹,组织干...

弘扬东进精神 开创发展新局

7月12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郭村保卫战胜利85周年之际,由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扬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共同主办,旨在纪念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成立85周年的研讨交流活动,在郭村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纪念馆举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于中海、副会长刘春灏,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执行会长崔广怀及新四军后代代表出席。于中海会长和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郭村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成立旧址。他动情地说,江...

三公山下的秘密交通站

在安徽无为洪巷镇练溪风和村的岁月长河中,抗日名将戴安澜的名字广为流传,然而鲜有人知的是,这里还深藏着一座抗战时期的中共秘密交通站——戴汝谷老屋。这座青砖小瓦的江淮风格建筑,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成为连接三公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巢无中心根据地以及皖江抗日根据地向西战略发展的关键枢纽,以无声的坚守叙述着不可磨灭的抗战功绩。1939年春,戴汝谷经五区创始人王光钧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因戴得华前...

古寺硝烟

1944年的华夏大地,抗日烽火正炽。日军困兽犹斗,推行“一号作战”,铁蹄所至,村舍为墟;国民党顽固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与汪伪势力暗通款曲,竟欲借日军屠刀,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扼杀于襁褓。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浙中大地的金萧地区,抗日斗争的烽烟正浓。3月,金萧支队奉命自四明山回师金萧,肩负牵制顽军、策应四明山主战场的关键使命。谁料国民党浙江省保安二团、五团星夜兼程集结诸暨,与汪伪...

新四军在淮南煤矿抗击日军

淮南大通煤矿位于淮河岸边,因蕴藏优质的煤炭资源,在日本侵华期间,成为日军觊觎的重要军事目标。日军占领淮南煤矿期间,新四军与淮南煤矿工人顽强抗击日军,书写了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丽诗篇。1938年6月4日,日军第三师团(又称名古屋师团)先后占领田家庵、大通、九龙岗三镇,由此开始了对淮南煤矿长达7年多的法西斯统治。日军占领淮南矿区后,淮南煤矿由侵华日军军部直接控制,总公司设在上海,淮南矿区设立“淮南矿...

周奋和陈亮的凄美故事

周奋和陈亮在苏中大地的抗战历史长河中,有一段爱情与信仰交织的故事。1945年3月17日,鞭炮声打破了苏中大地的宁静,沙沟市政府宣告成立——这是兴化首个抗日民主政权。28岁的周奋刚从苏中党校学习归来,被任命为副市长。他原名周连章,出生于浙江贫苦之家。皖南事变后,周奋怀着满腔热血投身革命,来到苏中抗日根据地。1942年,因工作出色,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他不仅找到了为之奋斗的信仰,还邂逅了一生...

高邮战役:新四军华中抗日的完美终章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结束。然而,中国战场上的硝烟尚未完全消散。12月19日至26日,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在司令员粟裕的果敢指挥下,发起高邮战役。此役以雷霆万钧之势,歼灭了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创造了新四军单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纪录,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役。高邮地处京杭大运河畔,素有“运河大门的铁锁”之称,是国民党军进犯华中解放区的重要战...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铁军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