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国人2025年8月第8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科学中国人 2025年8月第8期

科学中国人 (2025年8月第8期)

刊期:月刊

《科学中国人》是中国科协主管、与《科学美国人》相对应的高层次科普杂志,自1993年创刊以来,以内容丰富(包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信息量大(关注国内外科教领域焦点和前沿科学),深入报道广大尊重科学、应用科学、传播科学的人士(包括科学家、科技型企业家及政府、教学科研单位高层管理人员)为特色,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特别是两院院士)群体中有着良好的声誉和重要的影响,是了解科教界热点、最新科研动态和前沿科学的最佳读物。

关注公众号或下
载APP到手机阅读

点亮万家灯火的“学院派”(一)

从大别山区到黄海之滨,从实验室的公式到祖国大地上的一个个电站、一座座铁塔、一根根银线、一张张电网,盛万兴用近30年光阴书写了一部中国电力科技的辉煌史诗。在这位“顶天立地”的科学家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项项“世界首创、国际领先”的成果,更是一种将国家需求融入血脉的担当。时代更迭,科技跃迁,变的是技术命题,不变的是科技报国的初心——这是盛万兴“学院派”的底色,更是科技工作者的答案。夜幕降临,当城乡万...

“数学+”的无限可能(一)

“数学不该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更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孙树瑜反复强调,科学研究不能只是在实验室里纸上谈兵,最后一定要能够解决国家重大工程的一些实际问题。孙树瑜坚定地认为,坚持交叉学科的研究将是创新成果成长的沃土,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在与别的科学领域紧密结合时会得到更有意义的重大成果。为此,他一直致力于数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希望可以通过跨学科式的研究,凸显“数学+”的特色,试图在交叉领域有所突破...

在蓝天挥写航空动力新篇章(一)

航空发动机不仅被认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为铸就强劲“中国心”,一批批科学家在砥砺前行中铺展历史的画卷,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时代的华章。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教员周留成,面向航空发动机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科技攻坚之路,用激情和热血书写着青春之歌。周留成主要开展航空发动机、激光冲击强化与锻打印技术研究。中国人...

动态

克隆牦牛成功诞生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牦牛平安诞生7月10日中午,由中国科学家历时两年多合作培育的克隆牦牛在西藏(当雄)金丝野牦牛繁育研究基地剖腹产诞生,母子平安!这是世界上第一头融合全基因组选择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牦牛。牦牛是高原地区重要的运输工具和食物来源,可以适应复杂地形驮运大量物资,是当地牧民和边防哨所补给的重要渠道。同时,其肌肉富含特殊氨基酸,有助于耐受高寒低氧环境。“人类活动影响与生态环境变化...

声音

张平文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过去,高等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通过教师、图书馆等资源获取知识。AI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态势。利用大模型,学生可以快速、海量地获取知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高等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革。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人与人的交流,以及对价值观的塑造和对能力的培养。大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灵的对话、价值观的塑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不能被AI替代的重要功能,也是...

《自然》

斯堪的纳维亚的“密码”《自然》封面:维京时代卢恩石(runestone)上发现的蛇形石刻,并用古弗萨克文(Elder Futhark)表示DNA核苷酸A、T、G、C(K)。《自然》杂志第8044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一种新统计技术,能以高分辨率重建遗传祖先的细微差异。通过遗传祖先追溯历史并了解过往事件很困难,因为许多地区的祖源较为相似,很难区分群体和族群。研究团队利用他们的技术分析了中世纪欧洲早期的基...

《科学》

扭曲纳米碳细丝产生明亮圆偏振黑体辐射《科学》封面:驾驭手性黑体辐射。《科学》杂志第6728期封面文章报道了通过设计螺旋形纳米碳/金属复合细丝,科研人员首次实现了500~3000纳米波段的高强度圆偏振黑体辐射。这种亚微米级扭曲结构通过几何手性打破传统黑体辐射的各向同性限制,其发射亮度和偏振各向异性强度超越现有手性光源10~100倍。这项技术突破源于对涨落-耗散定理的维度重构,使细丝在吸收/发射过程中...

精密观测

中国空间站-地面站微波比对测试系统(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网站)星地复杂环境下皮秒级微波时差测量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高帅和等人在自由空间微波时频传递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卫星导航》(Satellite Navigation)。更高性能的空间冷原子微波钟和光钟在轨应用,卫星导航精度的进一步提高,亟需提升星地时间比对精度。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利用中国空间站与地面同步系统观测实现高...

环境工程

生物膜培养装置(图片来源于天津大学网站)城市供水管道生物膜中筛选邻苯二甲酸酯(PAEs)降解菌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牛志广教授团队聚焦供水安全问题,明确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PAEs)在供水系统全过程中的赋存情况,从管壁生物膜分离得到了能够在实际管网环境中生存的PAEs降解菌。相关成果发表于《水研究》(Water Research)。以中国南方某采用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净水厂为例,研究团队采集了原...

生命科学

在不同验证集上的预测效果评估(图片来源于清华大学网站)通过数据扰动与增强模型进行RNA-配体相互作用预测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鲁志课题组合作发表人工智能模型预测靶向RNA的小分子药物的论文。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计算科学》(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新药研发成本昂贵且周期漫长,使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能够极大地降低研发成本,助力并加速靶向RNA的小分子药物的研发进程。然而...

芯片技术

高密度集成的光电芯片(图片来源于东南大学网站)宽带铌酸锂基集成微波光子波束形成芯片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彤团队研制了采用光学真延时方案的薄膜铌酸锂基四通道4比特集成微波光子波束形成芯片,完成从结构设计到晶圆级芯片制备,再到功能验证的完整研究过程。相关成果发表于《激光与光子学评论》(Laser & Photonics Reviews)。铌酸锂材料在集成光学芯片小型化进程中发挥诸多优势。...

点亮万家灯火的“学院派”(二)

2025年刚刚过半,国际上大规模停电事件频发,尤其在4月底伊比利亚半岛长达十余个小时的大停电中,欧洲6000万民众陷入“至暗时刻”,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被迫进入紧急状态。全球频繁的大停电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不同发展路径的结果。在大洋彼岸的东方,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以技术驱动支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中国电网始终守护着14亿人的灯火通明。电力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综...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科学中国人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