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文摘2025年7月第7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军事文摘 2025年7月第7期

军事文摘 (2025年7月第7期)

刊期:月刊

《军事文摘》是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主办,于1993年8月创刊的军事类月刊。汇集“兵器点萃”、“中国军情”、“战争纵横”和“外军博览”等栏目。《军事文摘》是集522130信息和技术为一体,博采众家之长的军事天地。

关注公众号或下
载APP到手机阅读

体制和结构决定了美国的扩张性战略难以收敛

二战后美国才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其国家命运也因此为军工资本集团所操纵。艾森豪威尔曾警告美国要警惕军工复合体。战争时期,军工资本对国家是有利的,军工资本也因世界大战坐大并反客为主。战争结束意味着军工市场消失,于是美国军工资本家为了赢利就推动国家战略理论向扩张和激进的方向发展,最终促使美国打了朝鲜战争。真正有利于美国发展的战略思想家是沃尔特·李普曼,他强调“目的和力量之间保持平衡”。但主张从全球遏制共产...

资讯

英国将扩大潜艇舰队,提升“作战准备”能力据英国路透社2025年6月2日报道,英国将扩大其核动力攻击潜艇舰队,这是英国发布新一轮《战略国防评估报告》的一部分。这份报告要求英国武装部队进入“备战状态”,扭转冷战后军事实力的衰退。报告中的62项建议将被政府采纳,包括英国将建造至少6座新的军火工厂、采购多达7000件英国制造的远程武器,以及为战场部署新的通信系统。国际原子能机构称伊朗在未申报地点开展核活动...

回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与果

20世纪最惨烈的文明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其根源深植于经济大萧条的灰烬与法西斯主义的疯长。纳粹铁蹄踏破欧洲,日本军刀指向亚太,人类文明在钢铁洪流与焦土间震颤。这场全球烽火最终以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画上句号,催生联合国诞生,重塑世界格局,也以血色警示:和平绝非天赐,它是人类理性与共同价值永恒的守护。

推荐书目

《第三帝国的到来:第三帝国三部曲》作者:【英】理查德· J ·埃文斯译者: 赖丽薇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全面描绘了希特勒政权起源、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作者:【奥】斯特凡·茨威格译者:徐友敬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知识精英眼里的欧洲消亡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欧洲战场》作者:【英】P.M.H.贝尔译者:杨光海丁山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探讨德国扩张根源,以及各国绥靖策略如何导致...

专家视角——如何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与果

胡德坤,曾任武汉大学副校长、历史学院院长、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等职;曾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际问题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国际问题学部委员、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世界现代史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会会长等职。研究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日战争史、边界与海洋史、钓鱼岛南沙群岛历史。出版专著《中日战争史(1931—1945)》《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

二战的起源:从一战遗产到体系崩溃

编者按:二战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以惨痛代价时刻提醒世人:和平脆弱而珍贵,唯有坚守理性、包容与多边主义,方能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军事文摘》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的回声—二战遗产与现代东亚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野蛮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1992年出版)中,选取了关于二战因果的章节,分别荟萃成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第二次世界大...

亚太二战的缘起:历史溯源与局势剖析

日本军事帝国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思想交锋与早期扩张。明治初期,日本在国家发展道路上存在着和平扩张主义与军事帝国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倾向。和平扩张主义秉持着自由贸易的理念,积极倡导海外商业活动与移民,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拓展国家影响力。像《世界上的日本人》《新立国》等著作就极力呼吁日本效仿欧美国家,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通过海外贸易与移民来积累财富和实力。然而,以右翼组织会、黑龙会为代表的团体却大力鼓吹侵略扩...

战后欧洲:从创伤碎片到文明重构的微观叙事

战争遗产:文明的崩塌与人性的裂痕破败1945年的华沙,成为战争破坏力的极致象征。德国军队奉希特勒之命,系统性地摧毁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中世纪皇家城堡、14世纪天主教堂、巴洛克风格的毕苏茨基广场建筑群等文化地标,均被炸药夷为平地。93%的住宅无法修复,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机构被付之一炬。美国摄影师约翰・瓦尚在1946年抵达华沙时,震惊地描述道:“90%的街区被彻底摧毁,犹太隔离区已成一片碎...

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与演变:二战遗产与全球秩序重构

传统国际格局的崩溃与力量对比的根本性转变17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始终与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紧密相连。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均是当时大国力量相对平衡的产物。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空前的破坏性,彻底打破了这种延续数百年的格局。战争对欧洲造成了几乎致命的打击。随着又一代青年人被战火吞噬,欧洲各国的基本国力几乎也在战争中消耗殆尽,导致欧洲整体衰落。这...

二战及战后东亚格局的演变(1943年—1955年)

战后东亚秩序的规划:从开罗到雅尔塔1943年至1945年间,美、英、苏等大国为战后东亚秩序做出了一系列安排,这些安排既反映了大国的战略意图,也为战后东亚的复杂局势埋下了伏笔。开罗会议:中国的参与与东亚秩序的初步构想。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英中三国在开罗召开首脑会议。这是战时唯一一次有非西方国家首脑参加讨论战后东亚问题的盟国峰会,标志着中国开始参与到塑造东亚战后国际秩序的进程之中。罗斯福...

美国政治战的多维策略与影响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政治博弈日益复杂,美国作为全球主要大国,其政治战策略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变量。近年来,美国通过多种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政治议程,包括污名化对手、攻击他国制度以及渗透意识形态等。这些策略不仅深刻影响了目标国家的内政外交,也对国际秩序和多边合作构成了挑战。特别是在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美国政治战的实施方式更加隐蔽且多样化,其动因既包括维护自身霸权地位,也涉及地缘政...

美国政治战中的意识形态渗透路径

在全球化与地缘政治博弈加剧背景下,美国将意识形态渗透作为维护全球霸权的“软武器”,通过文化、价值观、制度模式的隐性输出,塑造符合其战略利益的国际认知秩序。这种渗透并非单纯的思想传播,而是嵌入政治战框架的系统性工程——既包括对敌对政权的 “颜色革命”策动,也涵盖对盟友及中立国家的价值观同化。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曾宣称,“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军事文摘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