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观察2025年3月第1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汽车观察 2025年3月第1期

汽车观察 (2025年3月第1期)

刊期:季刊

汽车观察杂志是由商务部主管,由国际商报社、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主办的 中国第一本面向汽车及相关行业管理层的高端 “汽车财经”杂志 。 《汽车观察》充分整合主办单位在政府、学术和行业等方面的优势资源,跳出汽车看汽车。通过对汽车行业重大事件、焦点话题和行业领军人物的纵深报道,反映、呼吁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为管理层群体提供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用冷静的思维观察市场现状和市场走向,利用科学可靠的数据备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并为读者提供国内、国际一流汽车企

20年的执念

2005年,万钢:“市场变化太快,由此而造成的视线太短、眼光太近是目前企业普遍的通病。做汽车企业,眼光不能看得太近。”2005年,左延安:“先进企业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发扬光大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2006年,沈阳:“五菱只是一个地方品牌,与百年通用联姻,我们能学到世界最先进的造车方法。”2010年,魏建军:“不管什么样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踏实,买别人的技术很上火...

寄语

万钢:做汽车企业眼光不能太近

用时间穿越重温时代脉搏的律动,让领军人物的智慧与远见,再次产生回响。我们惊喜地发现,《汽车观察》创刊的当月,就采访到了万钢先生。万钢2000年回国后,随即被科技部聘任为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在后来先后担任同济大学校长、科技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要职期间,他一直坚定地主张和力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我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赛道上换道超车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汽车企业...

郭孔辉:自主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2005年《汽车观察》刚创刊时,时任吉林大学汽车学院院长、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郭孔辉,是当时中国汽车业界惟一一名院士。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实现70%的增长,但到了2004年,增幅一下子变成了13.7%,反差之大让人错愕。于是本刊在4月份做了一期“车市冷暖十人谈”,郭孔辉便是其中的学术派代表。“我觉得自主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自主开发又是体现自主品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自主...

王侠:那些常读常新的金句

新能源我认为,新能源车的重要性远不止于销量的增长和对传统汽车市场的挤占,其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影响正向更深层次演化——补贴退坡给车企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但也把我们推向了与传统汽车直接比拼技术、性能和成本的战场。这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奠定全面超越燃油车的竞争优势;新势力接连登场,成为汽车产业最大的搅局者......但这些新势力能够得到资本的认可,而且成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高度融合的先行者,助推了...

欧阳明高:最懂市场的科学家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媒体沟通会上,本刊记者再一次对欧阳明高院士进行了采访。他预测:“到2025 年插电混动车会达到峰值。”2020年,欧洲反超中国成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美国特斯拉的销量也远超同行,国产后的特斯拉对中国车企形成巨大挤压。针对社会上对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与技术路线抉择方面的诸多关切、质疑甚至误解,作为从“十一五”开始连续三个五年计划的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科技重点专项首...

付于武:真心“爱我中国车”

12年前(2013年1月),时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的付于武出现在汽车观察主办的第七届“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后来改名华輅奖)颁奖典礼现场,这是他连续第三年参加这一活动了。他颇有感慨地说,他近期参加了好多评选和颁奖,但“爱我中国车”的评选很有意义,是专门为中国的汽车品牌量身定做的评选。在经历了十几年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市场红利后,以国内为主导的整车生产企业品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付于武在演讲中...

朱华荣:“熬”成世界一流品牌

朱华荣犀利指出,全球化是必经之路,成功的企业要懂得“熬” 。失败的企业懂得逃,伟大是“熬”出来的,“熬”不过,销声匿迹,“熬”出头,走向世界。他认为,中国品牌汽车的海外经营深度还不够,唯有做到世界一流才不会被淘汰。为此,朱华荣为中国品牌汽车国际化总结了四大要义:首先,车企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其次,要聚焦重点、稳健推进;第三,行业协会要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协助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行业协会还要加强与...

李书福:嘴上的“狂”只是冰山一角

李书福(左)接受《汽车观察》独家专访2018年3 月3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去“两会”驻地报到前的最后时刻,挤出时间在其北京办事处接受了《汽车观察》的独家专访。虽然当时吉利入股戴姆勒的新闻热度未减,但李书福已不愿多谈此事。这一年他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此前他曾经连续三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自然对自己带来的“两会”建议兴趣盎然(一份是关于甲醇汽车市场化的,一份是关于网约车的)。在纯电动已经明...

王传福:12年前的那一场“技术解析会”

《汽车观察》2013年2月刊发表了《王传福的“高调”转型》,文章的引言是:“忽略现实与对手的王传福付出了惨痛代价,三年卧薪尝胆的调整对于比亚迪来说并非是坏事,分析和总结过往的问题,真正实现二次腾飞,这对于比亚迪更为重要。”此文的源起是,当年1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世界级技术解析会”上,一向远离媒体视线的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作了长达90分钟的个人演讲,并和媒体进行了1个多小的交流。王传福个人...

尹同跃:在品牌主权上只有独占性

《汽车观察》创始人、总编辑刘小勇专访尹同跃(右)2007年8月22日,奇瑞第100万辆汽车下线,各路嘉宾1000多人云集到奇瑞的第三总装车间,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而就在上一年的3月28日,同样的场景在此刚刚发生,那是奇瑞的第50万辆下线。“注视着李峰、陆建辉等领导班子的七员虎将依次擂响大鼓,以及主背板上依次出现的六个0和一个1组成的令人眩晕的数字,一直宠辱不惊的尹同耀(后改名为尹同跃)还是眼角有...

冯兴亚:“我们无法改变风,但可以改变帆”

在主流汽车国际论坛的演讲中,冯兴亚表示:“汽车产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汽车产业奋进新征程的过程中,中国汽车人应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不动摇,进一步加大科技与创新的力度,努力实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产业大变局,冯兴亚指出:“我们无法改变风,但可以改变帆,通过调整帆的角度,来适应新的航程。”广汽集团曾历经多次转型升级,从“双百改革”到“埃安混改”,再到智能网联及新...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汽车观察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