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2025年1月第1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绿色中国 2025年1月第1期

绿色中国 (2025年1月第1期)

刊期:月刊

《绿色中国》是中国第一本国家级综合绿色期刊、国家中心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自2004年1月1日创刊以来,已连续4次获准进入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是代表、委员们参阅的惟一绿色期刊。《绿色中国》面向社会,贴近生活,以“传播绿色理念,引领绿色时尚,倡导绿色消费,共创绿色财富”为宗旨,在国内外政府机构、工商企业、教育科研、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医药卫生等与“绿色”相关的众多领域建立了良好的信息网络,及时反映国内外重大绿色动态和信息,以引领中国绿色潮流的旗舰期刊为奋斗目标

深化集体林改 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中国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实践,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了深化集体林改的任务目标、主要内容与实施路径,擘画了深化集体林改新蓝图,推动全国集体林改再出发。一年来,各地各级部门以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为重点,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创新集体林权制度,探索生...

要闻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开幕《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近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开幕。大会以“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未来”为主题,重点讨论加快土地修复和提高抗旱能力。COP16特别设立中国馆,是中国首次在境外对荒漠化防治和“三北”攻坚战进行展示宣介。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开幕近日,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24全球熊猫伙伴...

声音

其实不是我改变了沙漠,是沙漠教育了我。看到那些树在沙漠里顽强生长、积极生存,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像一棵树一样,在困境中坚持下去!——全国劳动模范张应龙人和野生动物,从来都是“你进我退”的关系,我们退了,把生态恢复好,它们也就进了一步。——四川省大邑县西岭镇云华村村民张学良

数字

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近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我国木竹结构建筑市场规模超300亿元2023年,我国木竹结构建筑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新增面积998万平方米,行业企业超过8000家。

我国荒漠化防治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草方格治沙近日,一则好消息振奋人心——11月28日上午,在新疆于田县,随着最后宽50米、长100米沙地栽上胡杨、梭梭、红柳等固沙苗木,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经过多年治沙,到2023年底,我国在环沙漠边缘构筑起一道绿色阻沙防护带,但剩余的空白区域集中在沙漠南部风沙危害最深、条件最恶劣的...

发展智慧景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已经成为提升风景名胜区管理效能、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优化游客体验的重要途径。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数字化、数智化、数据、人工智能等内容被多次提及,数字化赋能已经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选项。11月26日,在杭州召开的2024智慧景区工作会议要求,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数字技术驱动风景名胜区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 法律不能缺席

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自然资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不仅事关国计民生,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11月8日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新《矿产资源法》的出台在矿业界、法律界引发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保障国家矿产资源供给安全,法律不能缺席。新《矿产资源法》将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作为重中之重,通过...

辽河口海鲜盛宴

常有朋友问我:辽河口湿地在盘锦?这么说,盘锦有海喽?我答:有!但大多数不是沙滩,是泥滩。不过,泥滩正是我们的福分呢。朋友继续追问:此话怎讲?我仔细相告:盘锦地处辽河入海口,有海水、河水“两合水”。泥滩中的生物多样性远比沙滩丰富。泥滩如温床,为鱼、虾、贝类和藻类提供了更多的营养。所以,盘锦的海鲜、河鲜多着呢。他们马上面露惊慕之色:真的?看来盘锦人口福不浅呐。金滩、银滩也比不上盘锦的泥滩呗。对喽!广告...

俞孔坚:深耕本土 花开世界

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荣获2023奥伯兰德奖时,评奖委员会评价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作品丰硕的设计师,也是世界范围内推动景观学和风景园林事业进步的力量”。他在景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和培育新人中不懈努力,取得了新的骄人成绩。连续多个国际峰会演讲“海绵城市”俞孔坚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身为全球知名的景观设计师和国土空间规划师,在气候韧...

联保与合作——武夷山国家公园社区共管实践

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是指地方政府、管理机构、社区居民和其他参与主体共同参与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以实现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共享。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保障社区的生存权利、文化传统和经济利益,并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来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效能。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建立“社区共管”机制,明确生产生活边界、合作保护协议、社区协调等要求。但是《总体方...

山东济南野生动物“朋友圈”持续扩容的背后

冬日清晨,山东济南沿黄北岸近百只天鹅在浅滩上嬉戏、觅食。它们有的伸展脖颈,有的梳理羽毛,有的扑打着翅膀……不远处的“打鸟人”正聚精会神端着“长枪短炮”,飞速按下快门。“太壮观了!”身处其中的摄影爱好者们忍不住感叹。在济南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成群结队的候鸟或翱翔于蓝天,或悠游于水面,在湿地、湖泊间留下越冬。更令人惊喜的是,白云湖首次迎来一只白化白骨顶。这不仅是白云湖首次记录到白化白骨顶的身影,更是全...

中国风景名胜区智慧景区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发布

11月26日,在杭州召开的2024智慧景区工作会议上,发布了中国风景名胜区智慧景区标准体系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按照《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18中有关规定,结合当前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数字中国、数据要素建设的国家战略,充分考虑风景名胜区的实际需要、迫切需求,与现行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互衔接,提出了构建风景名胜区智慧景区标准体系的研究成果。这一标准体系研究...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绿色中国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