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2022年11月第21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职业 2022年11月第21期

职业 (2022年11月第21期)

刊期:半月刊

《职业》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的职业指导、职业教育、就业服务、人力资源类国家级权威刊物,是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刊物、国家职业教育核心刊物。

探索“六大”育管模式,培养中医药技能人才

近年来,安徽亳州技师学院(亳州中药科技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育人方式改革,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才资源。学校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首批l+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学校、安徽省首批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也是国家级...

最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净增158个新职业!变化有哪些?来看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了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对职业进行分类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化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的通行做法。1995年,原劳动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牵头启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编制工作,于1999年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工作的空白,标志着适应我国国情的国家职业分类体系基本建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社...

首次标注97个数字职业!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创新亮点,值得关注!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审定颁布。首次标注97个数字职业是本次大典修订工作中的亮点和创新标注数字职业有什么作用和意义?一、有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到2021年底其规模已经达到45.5万亿,占GDP比重达到39.8%。通过标注数字职业,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各个行业在数字化进程当中的一些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这个行业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为...

推动绿色发展,延续绿色职业标识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越来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1999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对社会职业进行了系统划分与归类。“野生植物保护员”“废气处理工”等...

增强技能人才的成就感、获得感、动力感和荣誉感 引导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当前,技能人才短缺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出现年龄断层,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不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究其原因,一是技能劳动者职业发展渠道单一、上升空间与成长通道狭窄、工作条件艰苦、待遇相对偏低。相当数量的企业针对一线劳动者尤其是青年职工群体的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育工作不充分,部分劳动者不愿意到车间一线工作,一些技能劳动者希望尽快转到管理岗位,不少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表示不愿自己的孩...

擘画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蓝图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优秀代表,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彰显了我国加强高...

准确把握,科学落实《意见》的新要求新举措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技能人才队伍中的核心骨干,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多角度、全方位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是继《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之后又一个高规格的重要文件。下面结合个人理解,为用人单位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提一点建议。一、要...

同向发力,共促就业

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历年之最,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需要多管齐下,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稳定和促进就业。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促进就业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青年人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将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摆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

职业院校综合实践课程建构与实施

摘要:本文立足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对职业院校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探索。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一带一路”综合实践课程为例,该课程采用历史、地理、政治学科协同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与学校、社会“双课堂”的形式,发挥贯通综合的教育优势,达到“三全育人”的教育效果,最终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创新精神和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关键词:职业教育 综合实践课程 “一带一路”...

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以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烹饪与营养学院为例,分析了开展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的必要性,结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提出了整合形式、培养模式、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思路,构建了“双主体育人、多层次推进”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为职业学校进行更深入地进行产教融合提供参考。关键词:新时代 校企协同育人 技能人才课题:本文系第四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自筹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

浅析职业教育成长导师制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作用

摘要: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现代职业教育不仅注重技术技能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心理、思想、情感方面的指导教育。成长导师制是现代职业教育开展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充分挖掘任课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育人潜能、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新模式,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职业教育实际,达到因材施教目标,实施成长导师制意义重大。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深度融合视阈下高职劳动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摘要:劳动课程是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育人价值的重要载体,系统地开发劳动课程是当今社会发展大势所趋。本文以校企深度融合视阈研究劳动课程开发,在澄清其开发价值的基础上,明晰当下高职院校劳动课程开发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在此视阈下劳动课程开发的策略,为新时期我国劳动课程的开发建设提供研究新视角与实践新路径。关键词:校企深度融合 高职教育 劳动课程 课程开发课题:本文系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教...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职业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