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10月第20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0月第20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0月第20期)

刊期:半月刊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立足时代前沿,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信息内涵作为自己的追求。注重网络时代现代教育理论的探讨,报道全国各地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面向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关注教育教学的教育科研,展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风采,宣传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科研成果。全力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关注公众号或下
载APP到手机阅读

极简教育技术,让技术赋能每一个教师和学生

黎加厚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荣获上海市育才奖、教育部英特尔未来教育特殊贡献奖等。出版《教育技术教程——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现代极简教育技术》等十多本教材。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人民教育》“学习强国”等诸多刊物和媒体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窦继红吉林省长春市台北明珠学校课程主任、高级教师。吉林省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吉林省教育信息化2.0培训专...

相比激励因素,信息化于教育保健的有为可能性更大

魏忠庚商智能教育董事长wising@sina.com由于做智慧实验室项目,前一段时间我与某所百年名校的物理系实验教师一起工作奋斗,感触良多。这些实验教师极其认真负责,每次实验过程、每个实验报告、每次实验组织,都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特别是为了陪同学生做实验,他们往往值班到深夜。这些教师不仅使用原来的电子表格将实验卡片、实验项目、实验分组、实验分批、实验轮转紧密设计好,还积累了十几个诺贝尔物理奖...

教育漫谈:你好,华智冰!

张勤坚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tczqj@163.com2021年6月1日,“华智冰”在北京正式亮相并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知识工程实验室学习。9月,清华首个AI学生华智冰首次露正脸唱歌。——摘自《百度百科》词条“华智冰”国庆小长假,躺平在家刷了几部电影,有曾经特别喜欢的《终结者》系列,也有《银翼杀手》《机械公敌》这类以人工智能反抗和超越人类为题材的科幻大片。之所以会去重温这类科幻题材影片,主...

自由探索的三层阶梯

郭影强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一中学高中部ztdos@qq.com学生经常问这么一个问题:老师,我在课堂上可不可以自由(活动)?相信很多老师不止一次地遇到学生以不同的形式问这个问题。早年的时候,我对这样的问题会严词以对,申明学习目标,重申课堂纪律,加强课堂观察,强化任务督促等。但这根弦没绷多久,学生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由支配电脑的渴望持久而坚定,教师警惕的神经随着自己的生物钟节奏经常慢慢放松。...

立足模块测评,兼顾学业等级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实施之教学专题六——数据管理与分析的教学主持人李维明,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正高级教师(教授)主持人语:自2019年9月采用新课标新教材开展教学以来,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辽宁等5个省(市)大多完成了必修模块的教学,部分省(市)还进行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20年,教育部又组织专家对课标进行了修订,颁布了最新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

数据管理与分析的教学测评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设置了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对必修课程相关内容进行了拓展与加深,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检测评价(以下简称“测评”)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对教学起到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教师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特点,在深入理解新课标测评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所用教材的测评思路,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数据管理与分析”模块评测建议

“数据管理与分析”为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第三个模块,是必修1“数据与计算”的拓展,对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与计算思维、深刻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与意义具有重要作用。选择性必修课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中的学业要求为等级考试,教学进度完成后需及时开展模块教学评测,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并完善教与学的过程,以实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目标的达成。●...

基于进阶性作业设计的项目作业单设计研究

教学现场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习力的提升效能,重视多种作业形式的更新。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在长期的教学中,如何有效构建信息科技的新型作业模式?哪些因素对项目作业单有重要的影响?如何能够在具体的实例中进行项目作业单的构建?这些都是一线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分析任务型作业单是中小学教学中常见的形式。基于进阶性作业设计的作业单,是具有持续性和连续性的知识项目的集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风...

聚焦问题解决,发展计算思维

● 教学内容分析《过程调用》是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位于第二单元“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第7课。本单元共有10课,通过“知识问题器”“有趣的绘图”“计时器”这几个项目展开,从中学习变量、列表、循环嵌套、过程调用、带参过程等学科本体知识。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或问题编写较为复杂的程序,提升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也为后续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做好铺垫。本单元与初...

《初识数据与计算》教学案例

● 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1单元的内容,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为“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的优势”。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数据时代,做合格的数字公民。●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和了解 了信息的概念、特征及应用,但数据、信...

抓住问题,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摘要:计算思维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最为关键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培养学生创新和终身学习等能力很有帮助。作者提出,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发现问题,找准契机,想办法、找对策,在教学中搭建学生与计算机之间沟通的桥梁,促使学生像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一样思考问题,让他们自觉地用计算思维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种持续、反复的过程中强化计算思维。关键词:计算思维;二进制;数据中图分类号:G434 ...

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编程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计算思维具有多种学科属性,如数学、科学、工程,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出发对计算思维进行了多种概念界定,虽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重要性日益显现。编程教育作为计算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广泛共识。然而,目前小学编程课堂存在“教师预设解题路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详尽剖析解题路径,容易给学生一种错觉——编程就是按照教师的既定步骤完成任务,并不需要自己深入思考和探究,这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发展会起到一...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