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师2025年9月第9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服装设计师 2025年9月第9期

服装设计师 (2025年9月第9期)

刊期:月刊

《服装设计师》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时尚刊物。《服装设计师》杂志主要介绍海内外知名品牌、时装设计师和时尚精英;发布时装、成衣、饰品、箱包等时尚产品流行资讯,报道业界新闻、专业评论、知名品牌管理经验和最新技术成果;刊登会展、培训、人才、面辅料和设备等供求信息

关注公众号或下
载APP到手机阅读

榆林窟中唐第25窟主室南壁腰鼓舞伎服饰

作者简介 ARTIST:刘元风,北京服装学院原院长、教授,2018年组建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专注于敦煌服饰文化相关的研究、创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作品名称 ARTWORK:榆林窟中唐第25窟主室南壁腰鼓舞伎服饰敦煌莫高窟中唐第25窟主室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壁画与前期初唐和盛唐的“观无量寿经变”在构图、内容上相同,以庞大的演奏乐队集中表现多种乐器同时演奏,及其歌舞共欢的热烈场面。在两组...

不容小觑的卡通小人儿

图片由AI创作生成8月8日—11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在东莞石排“中国潮玩之都・漫博中心”举办。IP视觉核心“劳拉”焕新银紫色电镀造型。银紫色影射东莞制造业的芯片紫,悬浮的基座暗喻产业升级的轻盈转身。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创新与文化输出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链逐步完善,预计2025年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将达6521 亿元,2029年有望突破8344亿元。年...

从皮革之都到时尚中枢:2025中国时尚大会海宁启航,锚定全球新坐标

当钱塘江的澎湃潮声与全球时尚产业的变革脉搏同频共振,一场定义中国时尚未来十年的思想盛宴与创意风暴,在“中国皮革之都”海宁璀璨开启。2025年7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服装协会联合主办,海宁中国皮革城等机构承办的2025中国时尚大会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时尚为骨、文化为魂、品牌为脉” 为核心理念,依托海宁千亿级时尚产业集群的深厚积淀,通过“秀、会、商”三大...

城市基因深度激活,大连 以“科技·时尚”书写产业升级新叙事

2025年6月25日-7月3日期间,滨城大连迎来“一城三盛事”。2025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2025大连时装周、第33届“大连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盛况不断,共同构成大连市”国际开放月”的重要时尚矩阵。一系列活动通过5000余平方米专业展会、150+展商品牌、44场时尚发布、10余场论坛赛事、近1000份参赛作品,以及多元商业地标、时尚地标联动,以“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为脉络,...

未来艺术语境:时尚、影视与数字技术的跨界共生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发展正处于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型之中。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D打印、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不断刷新人类的感知经验,也正在重构艺术创作的逻辑与边界。在这一语境下,“时尚”与“影视”这两个本属于不同语义体系的领域,逐渐呈现出交叉互渗、互为表征的新关系。它们不仅在视觉美学上彼此借力,在生产机制、叙事结构、文化转译等层面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共振可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国际...

在技术浪潮中扎根文化:传统服装设计的数字化重构与人文思辨

摘要:当今世界进入数字全球化时代,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设计艺术领域,深刻影响着时尚创意与文化表达的方式。服装设计作为文化与艺术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民族审美精神。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传统服饰文化的表达正经历新的变革与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AI)辅助设计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作为一名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交融领域耕耘四十余年的教师与设...

赓续与前瞻:数智时代的中国艺术设计及艺术教育

(本论文由学生帅佳辰根据李迎军教授讲座内容整理)摘要:新兴技术的持续演进正深刻推动社会结构与知识体系的重构,人工智能(AI)对艺术设计及艺术教育的影响亦日益深入。从最初的工具辅助发展为对创作逻辑与价值体系的干预,AI引发了效率与异化、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多重效应。本文基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育实践案例,结合技术哲学与教育实证研究,提出“赓续与前瞻”的双重路径:一方面,以文化根脉对抗技术带来的异化可能,维...

人工智能赋能下的电影人物造型与时尚

摘要:数字时代,人工智能的介入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与挑战。本文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时尚设计与电影视觉表达,从电影人物造型创作的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时尚设计与电影艺术发展之间不断深化的互动关系,以及人工智能工具赋能价值及面向未来的艺术创作思维,以期为电影人物造型创作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引。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影人物造型;时尚中图分类号:J931;TS941.2;TP391.9 ...

数字语境下的影视时尚跨界创新研究:从技术赋能到文化转译的双重路径

摘要:在数字化与全球化深度交织的语境下,影视与时尚作为视觉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呈现出日益紧密的跨界融合趋势。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拓展影视人物造型与时尚语言的表现维度,为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创意可能。本文以“技术赋能”与“文化转译”为双重分析路径,探讨3D打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影视时尚融合中的实践机制,分析传统服饰文化元素如何在数字造型与虚拟人物中获得创造性再现。文章结合...

黎族织锦色彩的美学特征研究

摘要:黎族织锦作为海南岛黎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珍贵文化遗产,其色彩运用展现了黎族人对颜色的独特理解和文化内涵,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情感与生活智慧。黎锦色彩以黑、红、黄、绿、白五色为主,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色彩体系,分析黎锦色彩的美学特征,包括对比与调和、比例与权衡、对称与均衡以及节奏与韵律之美,共同彰显黎锦色彩艺术的独特魅力,进一步认识其文化价值与审美意蕴。关键词:海南黎族;黎族织锦;色彩美学;审美意蕴;染织...

宋元“满池娇”纹样的形式流变探析

摘要:“满池娇”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刺绣纹样,呈现的是以鸳鸯等类水禽在莲池中嬉戏的景致。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图文互证法,梳理探讨了“满池娇”纹样从宋代到元代发生的形式流变;并从艺术画作审美、技艺表现形式和社会文化思想三个层面论述宋元时期“满池娇”纹样发生流变的原因,以此促进中国传统纹样史的深入研究。关键词:宋元“满池娇”纹样;形式流变;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J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江浙地区传统蓝染工艺的传承现状及创新需求

摘要:蓝染技艺是江浙地区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南通蓝印花布、浙江桐乡蓝印花布及温州蓝夹缬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掌握当前江浙两省传统蓝染工艺的发展情况,系统梳理了该区域传统蓝染技艺的保护机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分析传统蓝染技艺的传承现状及创新困境,探讨其在新时代审美下的创新需求,为技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江浙地区;蓝染工艺;非遗;传承现状;创新需求中图分类号:TS...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服装设计师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