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2025年8月第8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融媒 2025年8月第8期

融媒 (2025年8月第8期)

刊期:月刊

《融媒》是由湖北省广播电视局主管、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主办的新闻传播类综合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2—1938/G2)。刊物旨在聚焦媒体融合关键领域与环节,研究融媒体发展趋势,宣传技术创新和成功实践案例,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

关注公众号或下
载APP到手机阅读

智能算法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传播

【摘要】 近年来,智能算法深度介入网络信息传播领域,推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介工作的精准化、场景化与生活化,但这一过程中亦潜藏诸多风险:算法过滤机制构建的“信息茧房”,引发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认知偏差;算法认知缺陷引发了民族偏见与歧视,离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算法逐利逻辑所导致的流量至上倾向,削弱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传播力。针对智能算法的潜在风险,亟须构建“...

从《本草流芳》看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表达

【摘要】 纪录片《本草流芳》通过历史溯源、群像构建及自然人文交织的多维叙事,重构中医药文化的集体记忆与时代价值;借助技术赋能实现中医药知识的可视化表达,推动中医药文化从专业话语向大众认知转化。研究《本草流芳》的传播创新实践,可为中医药文化在媒介融合新时代的价值传播提供参考范式。【关键词】 《本草流芳》;中医药文化传播;叙事创新;价值传播【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智媒时代媒介赋权...

央视春晚《秧BOT》中人形机器人的多重符号意义

【摘要】 2025年央视春晚《秧BOT》中的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具有多重文化意义的媒介符号。该机器人的外观形态、动作行为等符号能指,具有中介、示范、凝聚和预示等多重意义。作为中介符号,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激发了智媒时代人们对人与机器之间权力关系的进一步认知;作为示范符号,它是传统文化创新和媒介融合的示范性象征;作为凝聚符号,它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现了国家科技实力,进一步强化了...

文化强国视域下主流媒体深度报道的创新实践

【摘要】 深度报道是主流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在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作为党的新闻舆论主阵地,主流媒体应着力提升深度报道的质量,不断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文化创新实践注入动力。《中国文化报》社作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坚持文化主体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报道原则,注重通过深度报道来强化核心竞争力,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进行选题策划,创新工作机制和叙事形态,打造品牌栏目,推进全...

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媒体联动策略

【摘要】 如何利用媒体融合技术与平台优势赋能重大主题报道,凸显主流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功能与责任,是当前主流媒体发力探索的一大课题。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北广播电视台首次推出“合声计划”,跨域跨界跨媒聚焦“支点建设”,在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合实践中成功破圈。本文基于湖北广电两会报道中的报道议题协同、传播生态构建、媒体技术创新,探讨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如何守正创新,提升国际国内...

“央央好物”的融合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传媒产业正经历从传统内容生产向平台化、智能化、生态化运营的深刻转型。以“央央好物”为例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传媒产业的特征转变,可以发现:平台化与生态化、数据驱动与智能化、用户需求升级与商业模式重构是传媒产业转型的核心特征。“央央好物”通过“大小屏联动”“文化IP赋能”等融合创新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隐藏着公信力与商业化悖论、流量运营与主播能力适配等多重风险。未来,“央央好物...

基层政务新媒体的情感转向

【摘要】 政务新媒体正面临媒体减量增效与传播情感转向的双重考验。“南海大沥”微信公众号作为全国首个粉丝破百万的镇街政务公众号,在内容生产、运营管理、地方推广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经验,开创了深度平台化时代基层政务新媒体的传播治理新模式。【关键词】 深度平台化;基层政务新媒体; “南海大沥”;情感转向【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青年项目“媒介赋能视角下广东地方民俗文化参与乡村...

论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力提升

【摘要】 媒体融合为国际传播力的提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前,国际传播呈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内容碎片化、效果即时化等鲜明特征,同时也面临传播主体各自为政、内容供给不足以及传播缺少针对性等现实困境。对此,应通过加强传播主体建设、优化传播内容生产、强化受众互动关系等策略,系统提升融媒时代国际传播的质效,为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战略支撑。【关键词】 融媒时代;国际传播力;话语体系【作者简介】...

网络微短剧出海日韩的传播实践创新

【摘要】 近年来,网络微短剧凭借体量小、节奏快和成本低的优势,迅速崛起为推动网络视听行业创新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也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目前,中国微短剧出海日韩市场已取得初步成效,吸引了大量受众,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播模式。然而,文化差异、内容同质化以及盈利模式不明确等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拓展。未来,微短剧在进军日韩市场的过程中,需在内容本土化创新、跨文化IP打造及多元合作模式拓展上实...

儿童电话手表音频消费规范的机制探究

【摘要】 近年来,智能媒介和音频市场的繁荣发展推动了有声读物平台的迅猛发展,儿童电话手表成为契合音频消费市场的“耳朵经济”蓝海。然而,儿童电话手表中成人化有声读物的侵入、市场的混乱、监管的盲区以及过度的使用,为以电话手表为载体的儿童音频消费留下了隐忧。本文认为,加强内容分级管理、完善防沉迷系统、优化运营机制、引导少儿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是减少此类问题的有效引导之策。【关键词】 儿童数字音频消费;...

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新探

【摘要】 智能媒体时代背景下,人机协作内容生产模式、算法推荐技术、个性化内容分发等传播特征日益凸显,不仅重塑了传媒业行业格局,也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面对人工智能冲击浪潮,地方高校需重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基于新闻传播教学实践,提升传媒伦理教育水平。本文旨在为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以适应智媒时代基层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

论县级融媒体青年记者能力建设

【摘要】 当下,面对信息传播方式变革、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加剧以及复合型青年人才不足等挑战,县级融媒体中心亟须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素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青年记者队伍。本文聚焦新时代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青年记者的成长,以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融媒体中心为例,分析青年记者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并从提升青年记者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团队意识等方面提出建议。【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中心;青年记者培养;能力提升【作者...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融媒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