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2025年8月第15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读者 2025年8月第15期

读者 (2025年8月第15期)

刊期:半月刊

《读者》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读者》1981年于兰州创刊,原名为《读者文摘》。《读者》月发行量达800万份、刊物发行量居国内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并同时发行盲文版、少数民族文字版及繁体中文版。有子刊物《读者欣赏》、《读者·原创版》、《读者·乡土人文版》,并于2007年开办“读者网”。杂志多年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

关注公众号或下
载APP到手机阅读

幽兰含薰待清风

2025年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中有一个叫《幽兰》的舞蹈节目。舞者以婀娜的身姿表现了幽兰之高洁,舞台的背景大屏幕上是一个山谷,一道暖阳直射谷底,一株兰花独自开放。看罢这个舞蹈,我不禁想起陶渊明的两句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细细回味,舞蹈《幽兰》和陶诗的意境却有一些细微差异:在中文语境中,“空谷幽兰”已经成为一个固定意象,似乎只有“空”才能凸显出“幽”。于是乎...

名著概要

一在2014年世界汉学大会上,有一个名字让中国的学者和文学爱好者激动不已,他们万分热爱的世界著名作家、汉学家艾龙永第一次来到这个东方古国。据说,作为在文学界和汉学界都数得着的顶级大腕,艾龙永还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美国小城。十年前,中国学术界还完全不知道艾龙永这么一个人,更不知道他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他核爆炸级的名声仅仅是这十年建立起来的,这的确有些匪夷所思。所以,我们得尽量追本溯源,好好回顾一...

北京的哥

我很喜欢和出租车司机聊天。在我看来,他们是城市的情报员,什么事也瞒不过他们,知道的稀奇事特别多。我喜欢听他们讲故事。2021年12月18日,上午8点30分,在北京湖南大厦,我坐上了毛姓师傅开的去首都国际机场的网约专车。因为是预约专车,所以我知道了司机的姓。一上车,我们就聊上了,因为我妈、我弟都姓毛,看到姓毛的人,我觉着亲切,说不定他们还是一个谱系的。毛师傅说话斯文,有些腼腆地问:“老师,您是来参加...

林地的主角

林地的位置不同,分布的树种也有差异。树林的中心和边缘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树。大部分树的生长策略与龟兔赛跑相似,有的像兔子一样快速奔跑,有的则像乌龟那样缓慢前行。采取“兔子策略”的是“先锋树”,它们能产生数百万颗微小的种子,一般是通过风力传播,降落在那些光秃秃的空地上。“先锋树”发芽和生长的速度很快,能够在新的空地抢占先机。快速生长导致这些树未能长出粗壮的树干,从而限制了它们的高度。桦树、柳树、桤木和许...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

因为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刘擎老师一起写了《世界作为参考答案》一书,所以今年春天我参加了许多场新书的宣传活动,顾名思义,活动的主题词之一就是“参考答案”。我们俩都会强调,人生不应该被限定在一个固定的框架里,按照一套标准答案走标准化的路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人生”或“成功人生”,在世界上并不存在。每次活动结束之后,我们都会感慨谈话内容大同小异。当我们不断强调“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世界作为参考答案”时,这...

末梢重

社会学家赵鼎新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末梢重”。一般一个东西的末梢都是小的、轻的,因此,可以将“末梢重”理解成一个想象中该轻的地方,因为某种原因变重了,成为决定事件结果的关键因素。比如,《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历经重重磨难,取经成功近在眼前。但最后就因为唐僧当年对老鼋许下的一个诺言没兑现,师徒四人就被老鼋掀翻到水中,真经也被打湿了。很多事经过层层设计,进行了最精密的安排,但为什么还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歼-10之路

宋文骢一 1981年年底,邓小平看到了办公桌上的一份请示报告。报告来自时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邹家华,报告的内容是:申请研发中国的下一代新型歼击机,预计初步投入5亿元。从研发经费来讲,国外研发新一代歼击机,投入都在100亿美元以上,所以5亿元人民币的前期经费看上去似乎并不多。但是,那一年中国的全年财政收入,也就1000多亿元。但邹家华认为,这份报告,已经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因为中国空军的战斗...

少年气

我受到一群少年的激励,宣布自己要去徒步1000公里。没想到这个“一意孤行”的主意很受欢迎,有3个人找我报名,要求一起徒步。其中,有两个是刚刚退休的朋友。这群少年到我开的书店里分享他们的经历,也是不走寻常路——从东湖公园步行过来。这段路我走过,有10公里。我猜,这些年轻的朋友是走路走上瘾了。他们也就十四五岁,刚刚完成了从四川崇州徒步到甘肃天水的旅程,全程超过800公里。我见到了其中一位少年,他是最早...

摘下“目标眼罩”

失去一个目标,对自我意味着什么?目标连接着我们过去的经验,也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目标是组织生活的方式,也是意义感的来源。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和成就感,也能通过目标进程的反馈来认识世界。可以说,目标是自我的一部分,是正在形成却尚未兑现的自我。因此,失去一个目标,意味着我们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部分的自我。我有一位朋友M,他曾是一名很成功的创业者。他经营的公司在业界很有名。后来,...

言论

我未曾拥有显赫的家世,却从父母布满老茧的手中,接过了人类最古老的遗产:在苦难中开凿光明的勇气,在岁月里淬炼生命的韧性。——一位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身穿学位服,和正在田野里收割麦子的父母视频通话,而他的感言更让人动容循此苦旅,以抵繁星。——拉丁文谚语,也以莫尔斯电码的形式储存在“旅行者号”探测器所携带的金唱片中真爱你的人,把你的主体性当优点;而剥削你的人,把你的工具性当优点。——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

黎夏的农场

黎夏仅用一根手指操控鼠标,通过监控查看大棚情况吴弟美在农场照料水培芹菜集装箱里的日子早晨6点,吴弟美的闹钟响了,距离刚才给儿子吸痰才过去一个小时,她从床上爬起来,拉开和儿子相隔的那道帘子。集装箱里装了空调,常年保持着适合使用呼吸机的温度:24摄氏度。帘子后面的黎夏早就醒了,两只眼睛和他剃光的脑袋一样,晶晶亮亮的。他每天期待的第一件事,就是妈妈把呼吸机的气囊打开,这样他就能说话了。吴弟美从床边拿出儿...

觉醒的开始

过一个陈旧的涵洞,路面不平,我只好一扭一扭、一跳一跳地走。估计因为我姿势怪异,骑电动车的、骑三轮车的人,路过时都回头望我。上了坡,我看到一辆车在前面停着,走过去时,司机叫住我。是个中年男子,五十多岁的模样,他说:“上来吧,我载你一截。”我连声道谢,说:“不用,我要走路。”再前行一截,又一辆车路过我,停在前面。右边的车窗摇开,里面是个面容姣好的女子。她说:“坐我的车吧,到城里还很远呢。”我说:“谢谢...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读者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