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世界2025年5月第5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书画世界 2025年5月第5期

书画世界 (2025年5月第5期)

刊期:月刊

《书画世界》我们的宗旨:立足传统书画艺术,以一流的稿件、一流的编校和印制质量,办一流的书画专业杂志。突显经典,弘扬传统,服务当代,具有学术性、全面性、权威性和可读性。杂志主要栏目有:重读经典、大家、画语录、博论、对话、视点、精英论坛、中国画家、中国书家、中国篆刻家、强势中青年、旧文新刊、新作时评、院校专线、技法讲坛、金水画廊、网事、读书等。

关注公众号或下
载APP到手机阅读

诠释与建构:詹景凤艺术史形象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聚焦于学界对詹景凤的品评,以晚明、清代、20世纪为分界线,呈现出鼎盛、式微、回暖三个阶段。晚明时期,评论者主要对詹景凤的书画创作与鉴藏成就给予赞誉,初步奠定了其声望基础。进入清代,詹景凤的书画著录持续受到关注并在鉴藏领域被广泛征引,但未对其鉴藏水平过多品评;而其书画成就难以和明清时期的大家相媲美,声誉日渐式微。20世纪后,欣赏、赞誉、研究詹景凤的书画著录和理论的学者增多,其书画作品也...

水墨基因重组:刘国松抽象艺术的革新路径

图1刘国松日暮的感觉97cm×92cm1983中国美术馆藏在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进程中,刘国松(1932— )的抽象水墨画实验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选取其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的四件关键作品:1983年创作的《日暮的感觉》、1998年创作的《宇宙即我心》、1983年创作的《黄河水流泱泱》、1988年创作的《荷之蜕变》,通过形式分析与文化阐释,揭示其如何以“破坏性继承”策略重构水墨语法。这四件作品分...

吴越国书法探略

内容提要: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前后存在共70余年,流传后世的书家与书迹并不算少,但历代书论鲜有提及。本文在分析当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书法史上被忽略的吴越国书家与书迹进行了钩沉,并对部分具有典型意义的书法作品进行了解读分析,从中可以窥见吴越国书法艺术之一斑,同时也可弥补吴越国乃至五代十国书法史料之不足。关键词:吴越国;书法文化背景;书家;书迹在中国书法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书法作品罕见。处于江南的吴...

画无新旧

内容提要:渐江的艺术实践以徽州山水为根基,借山水画作寄托遗民情怀,在摹古与革新中构建了独特的艺术体系。受倪瓒风格影响,渐江形成了简远清疏的艺术特质。其黄山题材画作以意境营造为核,借几何化构图突破传统,作品从思想内容到气韵均体现其标格奇古的艺术追求。其“师古不泥古”的实践,既展现了明清文人的精神追求,亦为当下中国画教学提供了启示:须在传统技法中融入写生,于“道艺合一”中实现审美培育与教学革新,激活传...

从儒道互补的民族性格看中国画的人文关怀

内容提要:本文以儒道互补的民族性格为切入点,从比德、情趣、神韵三个层面,探讨其对中国画人文关怀的影响机制。通过分析绘画立意、题材选择、审美追求中的儒道思想印记,揭示中国画在伦理表达、生命观照与精神超越层面的独特价值,为理解传统艺术文化提供新视角。关键词:中国画;儒道互补;民族性格;人文关怀引言儒、道思想学说作为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两种哲学体系,自两千多年前诞生伊始,便因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广泛而深刻...

吴茀之绘画写生之传统与革新

吴茀之 Wu Fuzhi吴茀之(1900—1977),浙江浦江人,初名士绥,字茀之,后改名谿,号谿子,以字行。曾任上海美专和国立艺专教授。1957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前身)教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常务理事。其作品造型概括夸张,灵活生动;构图有繁有简,平中求奇;取材广泛,擅长意笔花鸟,间作山水、人物,气格不凡。于绘画研究与书画鉴赏,都有深厚修养。集诗、书、画、印...

笔下纵横意自足

胡中一 Hu Zhongyi胡中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二级美术师,北京人文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师,国学修养与书法 · 第九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成员,全国中青年楷书20家(书法报),山东省第七届、十一届泰山文艺奖获得者,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获得者,中国教育电视台《学写字》栏目书写作者。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承续——新中国新发展书法主题大展,全国第十届、十...

以画传情 雅致清韵

曹进 Cao Jin曹进,河南商城县人。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获美术学硕士学位。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信阳市文化馆专业画家,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特聘画家,九三学社信阳书画院院长,信阳学院、信阳农林学院特聘教授,信阳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信阳市高层次人才。河南的曹进是一位既深受古代经典绘画影响,又勇于突破传统的青年画家。在当代花鸟画多元发展的背景下,他经过多年的探索...

包馨

包馨 BaoXin 包馨,浙江杭州人,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3级新时代美育方向在读研究生,导师吴京颖老师。包馨时果清供102cm×102cm 2024包馨创作感想创作这组九幅小品缘起于我对自然本真之美的向往。现代社会惯于追求光滑规整的“完美”,我却独爱蔬果身上被人嫌弃的“瑕疵”——那些斑驳痕迹恰是生命最真实的印记,我愿以画笔留存这些被忽视的自然语言。创作时,我有意摒弃精细的工笔技法:画西瓜...

高雯文

高雯文Gao Wenwen 高雯文,字雨若,号适庐,辽宁大连人。西安美术学院学士,杭州国画院第九期培训班创作员。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师从王平教授。高雯文松泉满清听224.5cm×127cm2024高雯文创作感想在传统文学中,流水常被赋予“从存在滑向虚无”的象征意义,承载着人生的悲剧色彩与深沉的历史感。我在这件作品中沿用了这一意象的哲学意蕴,将流水作为窥探心灵深处的入口,借以折射我对...

隐逸文化的视觉呈现

内容提要:本文以元代山水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通过视觉语言对隐逸文化精神内核的呈现机制。元代文人在政治高压下选择社会性隐逸,使山水画成为寄托理想、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载体。通过艺术形式与哲学思想的深度融合,元代山水画实现了从“写实”到“表意”的范式转型,这一转变既深化了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也为后世艺术确立了以简驭繁、寄情于物的创作范式。其视觉呈现不仅是美学实践的突破,更是元代文人隐逸心态与文化抗争的时代...

学人手笔 书卷清气

内容提要:一代宗师陆维钊精研诗、书、画、印,其书画艺术实为多年深耕古典文学之结晶。沙孟海以“学人手笔,书卷清气”精辟概括其艺术特质——既承传统文脉,更显独创性风骨。本文将从陆维钊“根于学养,行以美育”的书学思想、“以书入画”与“书画会通”的艺术语言生成路径、书法艺术语言发展中“笔墨精神”的承续与创新,阐释其成就。关键词:陆维钊;学养;美育;书画会通;笔墨语汇陆维钊(1899—1980)的书画人生,...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书画世界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