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2023年8月第8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中国民族 2023年8月第8期

中国民族 (2023年8月第8期)

刊期:月刊

《中国民族》杂志是中国政府民族工作职能部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机关刊物,创办于1957年,是全面报道中国55个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状况的唯一一份中央级新闻性、综合性月刊。

薪火相传 风华灼灼

约5000多年前,陇东黄土高原,火焰熊熊燃烧。彩陶,“火与土的艺术”,史前陶器的巅峰之作。远古先民的智慧,化作中华大地上的点点星火。承袭中原仰韶文化、出土有“国宝级”彩陶文物的马家窑文化,是我国史前文明的高地之一,源自于它的彩陶流布青海、西藏、新疆等地,成为中华彩陶文化从东向西传播的见证。归于泥土,又重见天日。四通八达的“彩陶之路”,如今有了新的向度。8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北京民...

大!广大、强大、伟大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以“大”之名,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这个“大”!是广大的大,也是强大的大,更是伟大的大。——题记8月1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亮相北京民族文化宫。这是国家民委首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举办展览,是国家民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

让文物活起来 让历史发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近日,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亮相北京民族文化宫,铺展开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画卷。这次文物古籍展以“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大篇章,集内容全景式、体验沉浸式、交流互动式于一体,深入挖掘和阐释所展出的15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

锯齿漩涡纹陶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的见证

这件新石器时代的锯齿漩涡纹陶壶属于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肩腹部以黑红双彩绘锯齿漩涡纹。彩陶文化是史前文化大交流的辉煌成果,从距今9000年开始,绵延了5000多年,在我国分布极其广泛。马家窑彩陶文化在世界彩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产生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是受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马家窑文化在早期时,向西传播到了青海的宗日、西藏的卡若,向南传到了四川营盘山;而中晚期时,则往北、向西传播,扩展...

车里宣慰使官服:御赐“龙褂”显恩宠

宣慰使是土司中级别最高、权力最大的地方政权长官,云南西双版纳当地首领傣王被清王朝册封为“车里宣慰使”。这件由乾隆皇帝所赐的车里宣慰使官服,全身密布金绣图案,共有四团五爪金龙。乾隆皇帝赐这件“龙褂”,显示出其对车里宣慰使的恩宠及重视。车里,也写作“彻里”“撤里”,在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车里宣慰使,傣语称“召勋”,意为“一片地方之主”,是车里地区最高行政长官。据《大清会典》卷四十六记载,在...

滇王之印:汉朝与西南地区密切往来的印证

1956年,考古专家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 (今昆明市晋宁区)石寨山考古发掘现场发现了一枚金印,其印台呈方形,蛇钮,背有鳞纹,印面边长2.4厘米,印身高0.7厘米、通高2厘米,重90克。钮身分铸,后焊接。印文錾刻,篆书白文四字“滇王之印”。这枚印章的出土表明了石寨山古墓群6号墓墓主的身份为古滇国的某一任国王,同时印证了《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载古滇国真实存在,反映出汉朝与西南地区各民族往来密切。《史记...

萨迦法王铁盔甲:存世仅此一套

这件萨迦法王铁盔甲是元世祖忽必烈赐给帝师八思巴的,已有700多年历史,存世仅此一套。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既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首领,更是被元世祖忽必烈亲封的国师、帝师,管理西藏地方政教事务和全国的佛教事务。铁盔甲主要由头盔和身甲两部分组成。其中,头盔为钢质,直径23.5厘米、后高40厘米,由6瓣弧形钢片卯榫焊接而成。盔顶部立有缨管,头盔下围由皮条串制的铁甲片盔搭、织锦缎与皮毛缝合的颈...

桃花石可汗铜币:“大一统”的深刻写照

1980年,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县发现了大批喀喇汗王朝的钱币。专家研究发现,有些钱币背面铭文中有“桃花石可汗”字样,推测它们很可能是1032年登上大可汗位的苏来曼·本·玉素甫时期铸造的。公元9世纪,漠北的回鹘汗国战败后,部分回鹘人西迁到中亚地区,与当地部落联合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在当时,桃花石意指“中国”。铜币上的“桃花石可汗”等字样充分说明,宋代时,西域虽然远离中原,但这里的王国依然...

“太阳神鸟”熠天府 万千气象锦官城

成都大运会主场馆(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张浪/摄 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主火炬熄灭仪式 中新社 韩海丹/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召开之际,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邀请:“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青山似锦水如屏 和谐共生树与人

锦屏县的杉木林海 彭泽良/摄在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盆地过渡的地带,连绵起伏的武陵山脉被郁郁苍苍的杉林覆盖,高山深谷间的大小河流交织汇聚成翠绿如翡的清水江。清水江畔,有我国著名的“杉木之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青山似锦,清水如屏。锦屏是林业大县,杉木种植历史悠久。自明清时期形成以杉木贸易为核心的区域产业发展方式后,当地苗、侗、汉等各族劳动人民经过500多年的探索,...

“花开齐鲁石榴红”

各族青少年中华文化交流活动在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启动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现场进入新时代,山东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打造“花开齐鲁石榴红”品牌为抓手,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着力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今年初,山东8个地区和单位被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

“融”起来的徽风皖韵

马鞍山市开展“民族团结粽是情”迎端午活动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老师教藏族学生拓印木版年画安徽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进入新时代,安徽省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视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融”的导向,不断增进共同性,把创新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即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中国民族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