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23年7月第21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7月第21期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7月第21期)

刊期:旬刊

本刊2000年创刊,自创刊伊始,即坚持前卫、活跃、充满生命力的新作文思想,提倡新思维、新表达,注重真性情、真思想,以全面提高青少年语文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健全人格、训练创造性思维、激发想象力,倡导修改发展,树立积极进取、自信自强、独立精神为已任,坚持探索语文教育改革思路,密切关注语文教育改革新思路,密切关注语文教学与考试的新思路和新趋势,摸索语文素质教育新方法。

春风·夏夜·秋月

春 风当一朵桃花颤巍巍地冒出苞尖的时候,阳春三月的风就轻轻撩起了白窗纱的一角。温暖的阳光打在嫩绿的新叶上,通透、美好。懒洋洋的猫儿斜躺在软垫上,它的橘色的毛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奶白的云,湖绿的叶,棕黄的麻雀……崭新的一切谱成春的旋律。褪去冷凝的霜,告别呼啸的风,驶向春天的原野。如果可以,我想把你的名字写进春风里。——刘奕佳《春天的色彩》夏 夜我把篮子放下,慢慢地挨个儿揭开装着萤火虫的瓶盖。一...

有一种甜

扫码收听央视鞠萍姐姐诵读本文轻轻剥开璀璨的七彩糖纸,将颗颗晶莹的糖放入口中,一颗是酸酸的,一颗是甜甜的……酸甜交替之间,记忆倏然苏醒。儿时的我虽然年幼懵懂,却总能清楚地记住去往外婆家的路——一条窄街,几道曲巷,接着迎面便是外婆家的青色铁门。只需踮起脚尖轻轻叩门,片刻之后就能看到外婆慈祥的笑脸。外婆是中药养生的虔诚信徒。每次拜访,扑面而来的苦涩药味总比外婆的身影更先触动我的神经。外婆家的空气里充斥着...

箬叶里的温情

扫码收听央视鞠萍姐姐诵读本文端午节,早晨的阳光格外刺眼,外婆在门外远远地喊我起床吃粽子。我睡眼惺忪地爬起来,心里莫名有些不高兴。“怎么又吃粽子?我今天想去外面吃饼。”我不耐烦地喊了起来。外婆一愣,苦口婆心地劝我:“你小时候不是最爱吃吗?听话,今天早上先吃了吧,老在外面吃不好的……”外婆说到一半,声音降了下去,转而成为一声落寞的叹息。再回到床上的我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了。外婆的那双手又在我面前模...

母亲的背影

和许多同龄人不同,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的形象并不是由她的笑脸、声音,或是鼓舞的话语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个或模糊、或清晰的背影组成的。工作日,母亲总是很早起来上班,那时天空常常还是朦胧的,窗外的路灯未熄,她就起床、洗漱、换衣、出门,常常来不及在家里吃早餐。通常我刚起床,她就已经准备出发,留给我的只有一个背着大背包的急匆匆的身影。我知道,那个背包里装着很重又很紧要的电脑,和很多很厚的重要的文件。周末,母亲...

蒲扇上的夏夜

夏天的夜晚,总是伴随着闷热的空气,还有窗外聒噪的蝉鸣。我与奶奶并排坐在板凳上。门前的樟树在微风中抖动着叶子,像是春蚕在咀嚼桑叶,又似在附和着奶奶的歌谣。奶奶哼着小曲儿,摇着蒲扇。蒲扇是用竹子做的,柄不是很长,握着很舒服。它淡淡的木色,半圆的扇面,没有棱角,很圆润,很亲和,还散发着竹子的清香。奶奶的小曲儿很轻,很柔,伴随着扇子的风声,悠扬而婉转,像一个活泼的精灵在扇子上舞动着。虽然并不明白歌词的意思...

找到自己的“芒”

那年芒种,在这个稻麦露芒的节气,远在江南看农人种稻的我似乎都隐约嗅到了北方的麦香。琴房里,古筝与我作伴。与初露锋芒的麦子不同,我把古筝的锋芒深深敛于和弦,把自己的个性深深藏在心底,演奏着千篇一律的悠扬,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面对分岔路口,我习惯跟着人多的一边;面对举手投票,我害怕只有我一个人反对,所以我总是随大流;讨论方案时,我总是不敢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总是习惯人云亦云。和大家一样的,不就是好的吗...

春耕赞歌

春日的芬芳染在了飘飞的柳絮上,与其只欣赏田旁道中的翠柳含烟,倒不如闻一闻家乡泥土的悠悠清香。关于老家的记忆一直没有变,或是春耕,或是夏忙,或是秋收,或是冬闲,老家一直都是那个老家,那个有汪汪犬吠的老家。陆游在《北园杂咏》中写道:“锄麦家家趁晚晴,筑陂处处待春耕。”老家虽未有此般忙碌,却也赶时春耕。奶奶近来腿脚疼痛,爷爷便承担起家中的所有农事。一辈子生在土地,长在土地,爷爷也一直热爱着土地。我觉得爷...

遇见你的美(一)

明月又挂上柳梢头,清冽浓厚的秋风迎面而来。坐于凉亭中,与亲人观一轮皓月当空,我不禁感慨万千。恍然又忆起与古典文学的一次又一次邂逅,而直到长大时才觅得其中真味。我们的第一次相遇并不愉快。那时的我是黄口小儿,坐在路边灯下观满天星斗,手拿课本,呆滞地念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只觉兴味索然。月,我自然是知晓为何物的,抬眼望见弯月高悬云端,温柔地洒下清辉,而在因背诗而心情烦闷的我的眼中,这一弯月,却是...

桂花糕为生活着色

“卖桂花糕!手工的桂花糕!”单车的叮叮声回响于巷口,邻家大娘的吆喝声大清早就响起。我侧耳一听,忙飞身出门,“大娘!来一份桂花糕。”“好嘞!你又来照顾生意了。”只见她满脸迎笑,眼睛眯成一条线,面颊上有两团泛起的红晕,看起来那样亲切可人。她用木筷轻轻地夹起一块块桂花糕,放入大瓷碗,白嫩而又晶莹透亮的桂花糕便整齐地排成一圈儿,边角处缀着丝丝淡黄,软糯可爱。仔细一看,依然是那糯白色彩,浅尝一口,还是那般熟...

在春风中歌唱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每当我看见这首词,总会想起记忆里那棵长在破旧院子里的老梧桐,它生来已有些年月了,若是下一场雪,那伸展的枝桠就好似是它的白发,更平添几分落寞。我不喜欢那棵苍老的梧桐,我喜欢那些长在道路两旁高大的梧桐,尤喜欢夏日里走在它们的浓荫下,当阳光透过叶片,星星点点地斑驳在我的身上,心里就会漾起几分快乐。接连下了几天暴雨,外面时而电闪雷鸣,时而大雨滂沱。雨停了,我漫...

拥抱孤独

我的孤独,源于“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心事不可知。跑操时分,满地都是黄昏的温存。食堂飘出饭菜的热烟与香味,几个系着围裙的大妈站在食堂外聊着天。三三两两的女生们簇拥着,叽叽喳喳聊起趣事,或是试卷上耀眼的分数。我站在跑道的边缘,仅仅等着跑操开始的那声哨音。在等待中,整个世界和我隔开了。我漫步在日复一日的焦虑中,又在始终不得志的无奈上搁浅。我记得鲁迅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凝望天空,橙色的晚霞浸润在一...

珍藏

最后一次见到你,你正在收拾自己不大的店面。蜡缸与染缸早已搬走,你正在拾掇最后一点零碎的东西。末了,你走出店门,望着已经有些褪色的“曾记蓝印花布”招牌,轻轻地叹了口气,一步一顿地离开了那个你守了半辈子的小店。身后,是挖掘机的轰鸣声。伴着这轰鸣,我回想起幼时——那时你还年轻,随你的父亲在店中忙碌。你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染匠,染出的布闻名遐迩,曾老爷子的名号亦远扬在外。与曾老爷子擅长的蜡染不同,你长于扎染,...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