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2021年2月第2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太空探索 2021年2月第2期

太空探索 (2021年2月第2期)

刊期:月刊

一份专为太空爱好者办的以探索宇航奥秘,传递太空信息,展现尖端武器,透视天战酷网为主要内容的月刊。《太空探索》是全国唯一宇航科普月刊,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权威性航天科普杂志,面向国内外发行。

2021 世界航天看点多多

经过了不平凡的2020年,2021年的世界航天有望迎来繁花似锦。各种新探测器、新飞船、新火箭在经历漫长的研发制造测试后,即将你方唱罢我登场。2020年中国、美国、阿联酋三国火星探测器不约而同奔向火星,并将于今年陆续抵达火星。其中最具看点的火星任务当属中国的“天问一号”,如果成功,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有能力进行火表巡视的国家。除了火星表面之外,月表今年将继续迎来一批新“客人”。美国宇航局将凭借其...

中国航天资讯

中国航天2021年宇航发射取得“开门红”1月20日0时25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天通一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2021年宇航发射赢得开门红,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天通系统于2020年1月正式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此前已发射两颗卫星。天通一号03星将与在轨的01、02星组网,构建我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现对亚太区域的覆盖,提升我国卫星通信服务和应急通...

长征八号:“亲民”的新一代中型火箭

2020年12月22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执行首飞任务,顺利将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中国航天“十三五”期间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圆满收官。“十三五”期间,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等多型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并承担了多项重大航天工程任务,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逐渐完善,中国航天进出空间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为航天强...

快速研制一款全新组合型火箭

厂房里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 宿东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飞成功,与火箭一同腾空而起的除了5颗卫星之外,还有各项有待验证的设计思路和创新技术。长征八号不负众望,首飞取得圆满成功,不仅验证了火箭总体方案设计的准确性,还证实了基于“模块化、系列化、组合化”研制理念的正确性,以及在国内首次实践的全箭模态综合技术的可行性。这些研制理念和技术的创新实践,为我国后续新一代运载火箭快速集成、快速...

智慧火箭迈出可回收技术验证第一步

2020年12月22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将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有效填补我国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3吨到4.5吨之间的空白,为我国未来中、低轨卫星发射的迫切需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标志着我国在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研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据长征八号火箭总设计师宋征宇介绍,长八火箭是一款在立项之初就按不同发射需求...

2020中国航天十大新闻

2020年年末,由中国航天报社主办、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协办,航天领域知名院士专家及国内知名媒体人共同评选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和世界航天十大新闻揭晓。1.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起飞,将重达8.2吨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精准送入地月转移轨道。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嫦娥...

2020世界航天十大新闻

1.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样本舱回收成功12月6日,经过6年的长途太空旅行后,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样本舱在澳大利亚南部沙漠地带着陆,当地的日方小组对其进行了回收。样本舱中不仅有小行星地表物质样本,还包含人类首次获得的小行星地下物质样本。科学家将通过研究这些样本了解小行星的形成历史和太阳系的演化等问题。释放返回舱后,“隼鸟2号”继续进行它的太空之旅,预计将在2031年抵达另一颗小行星并展开探测。2.嫦娥五...

太空新航线

美国“猎鹰9”发射大型静地卫星2020年12月14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天狼星XM公司(SXM)的SXM-7大型大功率数字音频无线电业务(DARS)卫星。本次发射采用了此前已用过6次的一枚第一级火箭,编号B1051.7。这是该公司第二次让同一枚火箭第七次参加发射,所用两瓣整流罩之一也是复用品。本次发射中所用的火箭和整流罩再次实施了回收。SX...

一份提交给拜登政府的航天政策报告

2021年1月20日,美国新一任总统拜登正式宣誓就职,美国政治的新一幕大戏拉开序幕。作为近年来最特立独行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给美国航天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然而,特朗普败选、拜登取胜,意味着民主党和拜登政权必然要在基本国策上有所变化。对于航天这种长周期、高投入的活动来说,最怕的事情就是决策反复无常。那么拜登上台之后,美国航天的变与不变都会存在于哪些领域?对航天国际合作会有什么影响?竞选中的拜登2...

登月,还要不要?

本次美国政府更替,最受冲击的恐怕就是载人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拜登竞选团队宣布获胜后,开始推出过渡计划,其中包括一个网站概述了即将上任的政府的4个优先事项:COVID-19、经济复苏、种族平等和气候变化。从政策角度说,拜登也不愿意沿用特朗普的时间表,提前登月或许会以“欲速则不达”之类的借口推迟。按照美国宇航局的资源和能力,提前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以拜登的年龄,也不一定会追求连任,不需要把登月的...

天军将向何处去?

天军的去留是仅次于要否重返月球问题的大悬念。天军的成立是特朗普军事改革方面最大、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之一,而且是经国会投票通过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拜登不会仅仅为了证明“我不是特朗普”而开倒车。2018年6月18日,特朗普签署“太空政策3号指令”2019年8月29日,特朗普宣布成立美国太空司令部撤销天军不可能尽管许多民主党人反对建立一个单独的太空军种,但他们都认为美军需要加强太空力量,“天军不是民主...

火箭复用的极限在哪里

2015年12月21日,猎鹰9火箭实现第一级软着陆猎鹰9号火箭 B1019助推器在加州霍桑公司总部展示2020年12月19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利用猎鹰9号运载火箭为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发射了一颗名为NROL-108的军用保密卫星。这是该公司在2020年的最后一次,也是第26次火箭发射,同时也创造了该公司全年发射次数最多的新纪录,并且全部获得成功。对于火箭重复使用来说,这次发射也有着特殊...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太空探索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