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2025年4月第12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新民周刊 2025年4月第12期

新民周刊 (2025年4月第12期)

刊期:周刊

《新民周刊》是目前中国国内报刊零售和自费订阅市场上发行量最大的时政类周刊,也是上海第一份综合性新闻周刊;它是历史悠久的文汇报、新民晚报联合组建报业集团后新创的首份媒体,也是目前具有全国影响的新闻周刊之一。自1999年1月创刊以来,它以“影响主流”为己任,关注“新闻、新知、新锐,民生、民情、民意”,力求理性、冷静、智慧的办刊风格,凸现了“国际眼光、海派气质、原创诉求、智慧表达”的特色。

关注公众号或下
载APP到手机阅读

“美国岛”

虽然为了避开4月1日,美国将进口汽车加税25%、特定国家船舶加收150万美元推迟一天改在4月2日,以看上去不那么愚蠢,但这并没有什么用。晚了一天的那堆事,依然没有改变很傻很天真的本质。享尽了开放红利的美利坚大陆,对全世界竖起了关税高墙,似乎正走回“躲进小楼成一体”的“美国岛”状态。跟很多人想象不同,美国所在的北美大陆,在世界文明史上曾长期处于孤悬海外、遗世独立状态。亚欧诸洲人类文明已热火朝天发展了...

如何从人群中,辨识你?

三周前第九期《新民周刊》推出的封面专题是《机器人“跑步”入户》,封面图上,人形机器人们手拎公文包行色匆匆。按照目前AI技术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速度,也许只需要5到10年,图片上的画面就将走进现实。可以想象,未来我们将被AI技术包围,人形机器人和我们一起工作和生活,不仅会成为人们的好帮手,甚至还会成为我们的情感依赖。到这一天,我们该为他们投入情感还是仍然视它们为“工具”?我们怎么区分人和机器人?或...

文科缩减,全球蔓延

随着科技创新被视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领域,高校更倾向于在STEM领域加大投入,以吸引研究经费和优秀学生。在2021年的美剧《英文系主任》(The Chair)里有这样一幕,当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后,学校决定削减英文系的预算,甚至取消了几个终身教授职位。不只是英文系,几乎所有的文科,在现实生活中正在遭遇“寒冬”。最近上过热搜的真实案例是,哈佛校报《深红》(The Harvard Crimson)2024...

文科,这座“灯塔”不能熄灭

在人工智能重构知识生产范式的当下,文科的价值正经历着从显性功能到隐性内核的巨大跃迁。文科与理科并不存在二元对立,文科存废的核心是传统人文学科如何适应知识生产范式变革的挑战。当AI可以生成文学评论、解构历史文本、精准分析人的心理变化时,文科教育必须回答“何为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这一根本命题,守住“使人成为人”的精神底线。式微的主要是应用型文科在讨论文科缩减的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到底何为文科。文...

四人对谈:文科加载在每个人生命里

这个世界不能只按照成本利益,按照工具效率来看,而应该把人当作有情感的人,有关怀的人,有对真善美追求的人。今年1月4日,上海图书馆东馆报告厅被观众坐得满满当当,舞台上是4位著名的文科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毛尖,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奇葩说》人气辩手詹青云,她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这场活动是由世纪文景、上海图书馆、...

不同时代的当红文科

前段时间,张雪峰的一句“文科就是服务业”激起了很多人对文科处境的讨论,“文科有什么用”一直处在争议与讨论之中。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个阶段都有C位文科引领时代潮流。汉语言文学——作家成为社会偶像1977年,高考正式恢复,文学创作与批评空前活跃,比如“伤痕文学”“寻根文学”。掀起全民文学热,文学期刊如《收获》《人民文学》发行量破百万,作家如王蒙、刘心武等成为社会偶像。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中...

“送外卖哲学硕士”回应:文科的用处

想要“月亮”,是否就真的无缘“六便士”?陈涛做外卖员时的自拍。想要“月亮”,是否就真的无缘“六便士”?最近,全球文科缩减成为舆论焦点。许多人把学习文科等同于“就业难”,又以此延伸出“文科无用论”,这些言论令不少同学在选择文科时产生心理压力。文科决定一个人的底色2023年,以“985高校哲学硕士失业送外卖”为关键词的短视频登上热搜,主人公陈涛因此引发网友热烈讨论。陈涛是四川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后曾在...

这些学科的起起伏伏

学科调整,围绕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浙江大学2025届毕业生秋季综合双选会在紫金港校区开启。“你见过著名高校二级学院的院长经常背个双肩包,出差到全国各地去‘拉生源’吗?我就是一个!”近日,沪上某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一位负责人向《新民周刊》记者慨叹,自己的前任当初可是“朝南坐”,根本不缺生源。而他接手后,如今莫说继续教育学院缺乏生源,即便他本人之前长期任职的这家高校的管理学院,当年热火朝天的工商管理硕...

东部战区举行联合演训

热点A中国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4月1日宣布,当天东部战区组织陆海空火等兵力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施毅表示,4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夺取综合制权、对海对陆打击、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检验战区部队联合作战实战能力。“这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严重警告和有力遏制,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正...

七日谈

壹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是对赖清德当局猖狂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是对“台独”分裂势力蓄意破坏台海和平的严正警告。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回应。贰我认为他很了不起,但我也认为他要经营一家大公司,所以总有一天他会回去的。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暗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可能在不久后将结束白宫高级顾问和政府效率部(DOGE)的工作。叁伤害员工的...

美国泄密事件持续发酵

如何与这样一个能力欠缺但行事风格鲁莽的团队进行有效沟通,维系中美关系以及当今世界的安全和稳定,将会成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各方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议题。沈逸预计围绕Signal门展开的政治博弈还将持续。[发自上海]2025年3月,美国爆发了一起被媒体称为“Signal门”的泄密事件。该事件源于政府高层官员在加密通信应用Signal的群组中讨论机密军事行动时,误将并非美国政府安全团队成员的《大西洋月刊》...

漫漫谈

1.心高“弃”傲官方开嘲!美防长近日将访问菲律宾,双方拟讨论应对“中国在南海的行动和美对菲安全部队的支持”。菲律宾驻美国大使称,此访旨在向中方表明菲美关系十分稳固,菲确信美对菲安全承诺将保持不变。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对此指出,美菲军事合作,不得损害其他国家的安全利益,不得破坏地区的和平稳定。顺便说一句,纵观历史,美方在违背承诺、背弃盟友方面,保持着令人瞠目结舌的纪录。2.“格”地求和?特朗普执...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新民周刊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