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生活2025年4月第4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法律与生活 2025年4月第4期

法律与生活 (2025年4月第4期)

刊期:月刊

自1984年创刊后,一直引领法制新闻潮流。作为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之一,内容始终注重精彩、可读、冼炼、实用、真正将法律与精彩的现实生活融合。 用法律的眼光透视社会,以法制的观念解析人生。展示、弘扬法律的公平与公正,向读者普及法律知识。

关注公众号或下
载APP到手机阅读

法律人工智能应用须回应平等期许

当大语言模型DeepSeek走红后,人们纷纷下场尝试人工智能带来的应用变化。如今,文本分析、结果预测、文书生成等法律实务应用不断迭代,一场潜在的变革正在悄然酝酿。在这一趋势下,如何避免技术发展加剧当事人诉讼能力的差距是尚未被充分讨论的问题。当事人平等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法定原则,其内涵既包括诉讼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也包括双方当事人应当平等地具有行使诉讼权利的手段,即利用自身资源进行专业分析、...

让“守护绿水青山”成为行动指南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是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强化公众对于“只有一个地球”重要内涵的认识,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守护地球家园,离不开司法护航。近年来,国家加快立法、修法步伐,在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了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领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突出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全面强化。其中,为进一步完善对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规定,《刑法修正案...

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条例》出台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由国务院颁布,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一项新规。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1.目的和定义。《条例》旨在规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公共安全视频系统),是指通过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区域进行视频图像...

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专门法规施行

2025年1月2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涵盖了古树名木的定义、保护原则、保护措施、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系统全面保护古树名木的法律体系。《条例》主要内容如下。1.明确保护对象与分级保护。《条例》规定,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不包括人工培育、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商品林中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

数字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凝聚了国家在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脉动。本期“数字”栏目以“数字看全国两会”为视角,透过数字,见证数字背后承载的政府施政智慧与决策底蕴。134.9万亿元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1.4万亿斤产业升级有新进展,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亩产提升10.1...

用假员工冒领1889万余元的人事部干事

2024年8月8日,严某、念某、易某、赵某涉嫌职务侵占案一审开庭因债务缠身,作为公司人事部干事的严某利用职务之便和公司管理漏洞,打起了员工工资和离职补偿金的主意。严某伙同下属念某通过“换人头”“加人头”等方式,在5年内共侵占公司财产达1889万余元。2024年8月8日,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太仓检察院)对严某、念某等人提起公诉。最终,经法院判决,严某、念某等人受到应有的刑罚。用假员工代替...

切断恶意投诉的黑色产业链:当“质疑函”沦为敲诈工具

2024年8月,昆山市人民检察院走访相关部门,反馈该院调研发现的政府采购监管方面存在的风险,并听取工作人员编制采购文件主要疑难点江苏省昆山市检察机关办理了一起横跨18省、涉案千万元的招投标领域刑案。它不仅揭开了恶意投诉产业链的黑色面纱,更以“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司法智慧,为全国政府采购领域树起法治屏障。借质疑投诉“打秋风”2022年6月,昆山市公安机关接到宋某反映称,有家注册地为重庆的某广告公司...

声音

《政府工作报告》22次提及“金融”,可见国家对金融业的重视。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要抓住这个好时机,在全力拼经济、谋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以金融为着力点,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数字经济目前是新一轮全球竞争的重点,香港有独特的普通法数据治理体系和亚洲顶尖的数字基建,完全有能力成为国家数据要素跨境流动的“安全闸”和“转换器”。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面对数字经济与...

12345热线中的“北京密码”

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图/丁杰群)在拥有21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北京,一条12345热线正悄然重构城市治理逻辑。从1987年的“市长电话”到今日的“城市神经中枢”,从日均接听20件诉求到年受理超2400万工单,这场以市民诉求为驱动的城市治理变革,不仅赋予“人民城市”以实践定义,更在全球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刻下“中国之治”的独特印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

“值班长”刘缓:下一个十年,仍“待市民如初恋”

在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中,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12345热线)成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重要桥梁。而在这条热线的背后,有一群默默奉献的话务员,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和热情,搭建起这座城市的温暖连线。2025年2月,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公映,让话务员这一群体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本刊记者采访到了在纪录电影《您的声音》中出镜的12345热线现场受理值班长刘缓。她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待市民如初恋”的服务...

“00后”话务员王梓莹的职场成长记

伴随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不断深化,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12345热线)成为市民心中信赖的“城市总客服”。2022年,“00后”姑娘王梓莹通过校招加入12345热线,从一名懵懂的实习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2025年2月,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公映,镜头记录了她从接线慌乱到从容应对的蜕变。2025年3月5日,本刊记者倾听了这位“职场新生代”讲述她的成长故事。王梓莹2022年夏天,我从...

访《您的声音》总导演徐洁勤:用纪录电影解语超大城市治理

电影拍摄现场自2025年2月18日起,纪录电影《您的声音》面向全国公映。电影上映仅13天,总票房就突破5000万元,打破过去五年国产纪录片累计票房纪录。这一成绩是该电影总导演徐洁勤未曾预料到的。随着影片的口碑日益攀升,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由“所有市民主演”的电影。大银幕上,镜头掠过灯火通明的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与方言交织的来电声,将观众瞬间拉入城市治理的微观现...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法律与生活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