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2024年12月第12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地理学报 2024年12月第12期

地理学报 (2024年12月第12期)

刊期:月刊

地理学报(中文版译名:ActaGeographicaSinica,英文版名: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是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

关注公众号或下
载APP到手机阅读

“点—轴系统”理论与“T”字型结构的回顾及启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摘要:本文回顾了“点—轴系统”理论与中国“T”字型国土开发与经济布局构架提出的社会背景,特别是不能再次实施国家发展重点“战略转移”的客观条件,强调了经济地理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学术贡献,以及为此所作的若干理念、思路、知识与方法准备。根据这一理论与模式在国家实践中的意义及学者们的评述,叙述了作为一名经济地理学者的成长历程和学术担当,以启迪学界秉持实...

“点—轴系统”理论与其他相关空间发展模式的比较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摘要:选取中心地理论的k=4系统、增长极和发展轴、走廊或轴线发展、增长极与增长中心、节点与走廊发展模式、小尺度发展轴模式等6个具有空间意义的发展模式与“点—轴系统”理论进行比较,目标在于获得后者与前者在模式或理论的问题关注点、核心内容和观念等方面的异同点。研究发现:前6个模式分别揭示或关注产业关联或/和线状基础设施在空间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作用,以及这些...

“点—轴系统”理论持续赋能中国区域重大战略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2.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摘要:“点—轴系统”理论提出40年来,科学内涵不断丰富,深刻影响了多学科、多领域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对中国国土空间开发、城市体系规划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区域重大战略等作出了战略性贡献。进入新时代,“点—轴系统”理论持续赋能新时代中国区域重大战略,然而区域重大战略的实践过程...

从“点—轴系统”理论到大国多中心区域协调发展模式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上海 200241; 2. 华东师范大学未来城市实验室,上海 200241;3.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 4. 华东师范大学海南研究院,三亚 572025)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极化日益突出,不发达地区急需辐射带动;人口回流和分散化态势明显,开发新的增长点初具条件。新形势下中国国土空间治理面临着新的使命,亟需挖掘“点—轴系统”理论的当代...

基于“点—轴系统”的国土空间体系构成及理论基础

(1.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510006;2.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西安 710119)摘要:人类世背景下,人地系统已成为表层地球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人地关系发展演变的结果。人地系统在地球表层的形成是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客观过程,具有科学的空间组织结构与形态,“点—轴系统”理论是各种类型空间结构与发展之间如何达到最优的科学提炼与总结。“点—轴系统”...

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化规律与理论模型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 2.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23)摘要:作为沿海轴线和沿江轴线交汇枢纽地域的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化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典型性特征,对其演化规律与理论模型的提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按照核心边缘结构理论,长江三角洲可分为以太湖流域为主体的核心区和其余的边缘区,但由于位居江海之交,故边缘区中发展出了门户...

中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演变与空间形态模拟

(1.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芜湖 241002; 2. 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芜湖 241002)摘要:重大生产力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持续繁荣,也是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本文通过收集历史文献、区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灯光遥感等多源数据,借用MCR模型、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等技术方法,总结归纳了不同时期中国重大生产力布局及其空间形态。主要结论为:①...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战略探讨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 510631; 2. 华南师范大学北斗研究院,佛山 528225)摘要:由于长期陆海分治,以“点—轴系统”理论为代表的区域开发理论,对陆海过渡带及海洋空间的发展潜力研究不足。本文在此背景下,梳理“点—轴系统”理论的海洋面向,探讨超越陆域思维的“点—轴系统”及其运用。具体以目前备受关注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为例,从岛屿经济体的一般规律出发,回溯海南岛的区位关系与...

“点—轴系统”理论与“T”字型结构提出以来的影响分析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摘要:1984年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经济地理和国土规划学术讨论会”上,陆大道首次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及中国国土开发与经济布局的“T”字型结构。作为区域“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理论模式,提出以来经过不断完善和深化拓展,成为中国人文与经济地...

中华文明传承创新战略空间建设指数构建和评价

(1.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048; 2. 北京工商大学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048; 3.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北京 100048; 4.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法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2)摘要:为准确把握和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助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客观上需要构筑支撑中华文...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地理格局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433; 2.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摘要:从经济地理的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持续互动互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地理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城乡、东西、中外三大关系来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地理格局,将历史与地理结合起来,多尺度分析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化。1840—1949年间中外关系改变重塑了中国...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进与驱动因素

(1.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2.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北京 100033;3. 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33)摘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任务。结合海洋经济及其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本文基于海洋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双重视角,通过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定基功效系数法合...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地理学报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