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 2022年12月第12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董事会 2022年12月第12期

董事会 (2022年12月第12期)

刊期:月刊

《董事会》杂志,是中国惟一以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专业品牌期刊。她以全球视野审视中国公司治理的问题,为企业高管战略决策、治理机制的创新、竞争力的增强,提供有益借鉴和最新的理念。

关注公众号或下
载APP到手机阅读

外刊

Fastcompany Winter 202210亿美元:风投盯上头号网红MrBeast(网红吉米•唐纳森的视频公众号)制作了自己数到10万、给送披萨的人一所房子作为小费以及活埋自己的视频。这位在YouTube上排名第一的明星还经营着一家外卖优先的连锁餐厅MrBeast汉堡,他的Feastables零食系列于2022年1月推出后销售额已超过1000万美元。2022年秋天早些时候,唐纳森拒绝了一项对...

微评

子公司失控,恒宝决绝甩卖控股权2022年12月10日,恒宝股份发布公告称,鉴于恒宝股份已经对深圳一卡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失去控制,为保障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公司拟将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转让公司持有的一卡易51.102%股权。【微评】恒宝股份对一卡易失去控制的具体表现,按照经营流程的时间顺序,主要表现在以下事项:第一,扣章。2021年2月26日,一卡易总经理于某某拿走财务章和原由董事会秘书保管...

警惕国资买壳后遗症

国资买壳想要装入国企资产,如果国企质量一般,即便装入上市公司,在价格发现功能趋于健全的市场,其估值也难以乐观。如果装入的国企属于优质资产,由于壳公司的黑历史,反而可能影响国企应该享受的正常估值,还不如国企通过IPO直接上市此前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网力”)公告,公司副董事长王波、副总裁蔡昌银因涉嫌职务违法犯罪被相关部门留置。国资买壳后遗症凸显。笔者认为,国资买壳已不合时宜,应慎之...

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总结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如何完成一份高水平的公司治理总结?要坚持四条原则,做好四项重点工作2022年要结束了。按照惯例,许多单位已经开始筹划年终总结的撰写,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得失,制订来年的工作计划,以期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由于长期关注和探索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笔者于是突发奇想:上市公司要想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是否也需要善于总结本公司的公司治理工作?答案是:肯定的。一个现代公司能否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做清慎勤勉好董秘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描述董秘职业,我认为“清慎勤勉”再合适不过。所谓“清”,即要有清风朗月的品质;“慎”,即要有慎始敬终的态度;“勤”,即要有业精于勤的信念;“勉”,即要有困知勉行的毅力董事会秘书这个职业,近年来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愈发增多。在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成为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以信息披露合规为底线、以投资者为导向的监管体系,也对上市公司信披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

警惕上市公司 “空心化”

迈向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中,不少勇毅前行、奋发有为的上市公司,不断抓基础、强主业、育长板、筑韧性、重效益,成为企业界的标杆。但同时,也有上市企业偏离航向,日渐“空心化”,价值创造能力衰退。形形色色的“空心化”现象,凸显了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和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如何守护好上市公司的“心”,如何守护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信心,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勇敢面对。

上市公司“空心化”来袭

人们对上市公司“空心化”现象给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公司内部治理以及资本市场有序运转造成的问题和困扰,目前并未完全察觉,亦未对其中存在的经济和法律问题进行有前瞻性的思考与预判近日,保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力新”)公告显示,其全资子公司保力新(内蒙古)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保力新”)按相关疫情管控要求,实施临时性停产并居家办公。保力新同时预报:临时性停产措施预计会对公司2022年...

现行并购模式成为“空心化”天然土壤

“空心化”危害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短期内可能难以显现,甚至可能造成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现象,可从长期来看,“温水煮青蛙”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对子公司的失控上市公司“空心化”问题,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增多而逐渐显现。但是,“空心化”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例如,“空心化”可能是上市公司组织经营方式的主动安排,在表现形式上只是母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控制能力的弱化,而在经营效果层面上可能呈现出整体经营能力提升。因此,针对“...

法律规制之外与公司治理之内

每一家公司都有不同的核心能力,也都会有不同的“心”、不同的“腹”、不同的“骨”。摆在所有上市公司大股东和董监高们面前的,也永远有这样一道法律规制之外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守护好上市公司的“心”,安放好一个伟大公司的灵魂就一家公司而言,何为“空心化”,何为“空壳化”?对一家上市公司而言,何为“心”,何为“壳”?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些时不时听到、却在中国法律规范体系中看不到的字眼和词语时,试图准确定义的困惑也...

聚焦主业,避免上市公司“空心化”

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避免“空心化”,虽然需要监管层面对过度的脱实就虚的投资行为作出约束,但是,改善内部人控制过度、构建合理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更为重要的一环,这需要从董事会制度、股东大会制度上进行优化,降低中小股东和机构股东行使股东权利的门槛,才能对内部人形成实质制约近年来,上市公司往往通过资本运作、转型投资、分拆上市等方法,以达到拓展融资渠道、实现业绩增长、缓解母公司压力等各种目的。然而,随之而...

让资本市场真正能够优胜劣汰

从过去把股市作为企业融资工具,到近年强调股市首先是投资工具,是面向所有股民、机构的合格(乃至优质)投资品供应渠道,可以说资本市场的监管与资本市场管理制度的调整,将是整治上市公司“空心化”的大杀器“空心化”伤害投资者信心上市公司的“空心化”,核心是业务的“空心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上市公司没有主业意识,不停地跟风炒作热点,什么赚钱做什么。就像某些上市公司,把近些年的热点统统做了一遍,乙肝疫苗、纳...

学习贯彻二十大 奋发有为建新功

编者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美好蓝图。新征程上,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于上市公司而言就是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直接影响着市场功能的发挥。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上市公司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立足实际在实践中...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董事会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