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月刊2022年5月第5期-期刊
当前位置:期刊 > 文化月刊 2022年5月第5期

文化月刊 (2022年5月第5期)

刊期:月刊

《文化月刊》杂志是由中国文化报社主办的大型文化生活综合月刊。本刊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在不断传播高雅文化的同时,融入实际,贴近生活,服务读者,努力提升大众的文化审美取向,文字通俗流畅,装帧设计时尚,既是大众文化传媒的载体,更是文化出版物中的精品,让文化生活充满阳光、快乐和健康。

关注公众号或下
载APP到手机阅读

旅游业纾困,要“输血”更要“造血”

武汉夜景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产业,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旅游业受损严重,旅游企业经营普遍遇到...

高舜礼:直面旅游企业所需所困,做到精准有效

高舜礼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原社长、总编辑每年“五一”假期,本应是旅游业繁忙的时节,但在疫情笼罩下,为减少人员流动性、聚集性风险,传统旅游旺季也失去了稳定的客流。众所周知,疫情的循环往复,使旅游成为受影响最惨重的行业,不少企业在恢复经营与不断停摆之间苦苦支撑。在市场低迷的困局之下,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原社长、总编辑高舜礼持续对我国旅游行业的痛点与难...

李彬:落实用好纾困政策 创新赋力旅游振兴

李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局部地区的反复,2022年国内旅游业挑战依然艰巨。为缓解疫情对旅游业带来的冲击,中央和地方推出了一系列纾困政策,助力行业恢复发展。不少从业者在积极用好纾困政策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方式恢复生产、转型自救。那么,我国旅游业在恢复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痛点与难点?如何推进旅游业纾困扶持政策落细落实?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

山东省:“30条政策包”促文旅行业恢复发展

山东作为我国旅游大省,拥有众多优势旅游资源。山东是儒家文化千年流传的源头,是汹涌黄河东入海的尽头,是五岳之首泰山拔地而起的地方,人文游、海洋游、山水游,都诠释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多年来,山东省对山东区域旅游品牌的定位进行探索,从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好客文化”,“好客山东”品牌声名鹊起,通过品牌塑造和传播开启了文化统领区域旅游资源的新方式。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山东省的文化和旅游业...

长沙市:黑马网红之城,旅游萧条期自救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2022年“五一”黄金周的旅游业显得有些萧条,而2021年同一时期倒是热闹很多,其中还正式确立了湖南长沙新晋网红城市的地位。曾经一度,长沙最出名的是文娱产业,“电视湘军”“出版湘军”“报业湘军”皆诞生于此,后来更是获评“东亚文化之都”,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媒体艺术之都”的荣誉。伴随着自2017年起短视频的助力,长沙的旅游热度居高不下,2020年就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夜经...

叶佩英:我爱你,中国

叶佩一曲《我爱你,中国》,从20世纪唱到新世纪,从改革开放唱到新时代,从全国各地唱到世界各国。当《我爱你,中国》的旋律响起时,大家会想到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音乐艺术家、声乐教育家叶佩英。叶佩英,中国致公党党员,马来西亚归侨。曾任第八、九、十、十一届致公党中央常委,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届致公党北京市委常委,第三届致公党北京市委委...

我的恩师筱兰芝

筱兰芝表演二人转舞蹈《老三场》筱兰芝,是二人转史上著名的“蹦蹦皇后”,也是我的老师。筱兰芝是一位艺术造诣很深的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原名栾继成,筱兰芝是他的艺名。他1923年生于沈阳郊区祝家屯,14岁开始学唱二人转,上装(男旦),17岁在苏家屯正式拜老艺人林玉甫为师。师父给他起名叫栾小芝,因为叫起来不顺嘴,后改为筱兰芝。解放前,筱兰芝在辽宁一带很有名气。解放后,在辽宁、吉林一带更是名声大振,被誉为...

衢州市: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

2005年9月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第5次来衢州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衢州历史悠久,是南孔圣地,孔子文化值得很好挖掘、大力弘扬,这一‘子’要重重地落下去。”十余年来,衢州市高度重视南孔文化的研究与挖掘,积极推动南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走出一条文化与文明共同发展的新路。南孔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聚焦“挖掘”,着力激发南孔文化活力衢州市高规格成立衢州南孔文化发展中心,整合孔氏南宗...

大江之津·巴渝名邑

江津区位于重庆西南边陲,地接川南,颠连黔北。发源于大娄山北坡的綦江、笋溪、塘河,如行草之“川”字,飘逸注入长江。长江在川渝临界的黄沙溪入境,浩浩汤汤,横贯东西,干流流程127千米,在小南海白沙沱外流进九龙坡区,古谓“岷山导江”。流传在江津大地的“岷江九曲”,是江津远古文明发源息壤,泽润万物、畅连周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地理位置,为远古先民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环境,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淳安竹马探源

淳安竹马,俗称跳竹马、竹马舞,亦称马灯舞,是一种灯彩歌舞。2000年,淳安竹马荣获中国民间广场舞蹈大赛“山花奖”。2014年,淳安竹马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淳安竹马相关问题研究渐成体系,但起源问题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不揣浅陋,现就淳安竹马的起源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淳安竹马竹马舞的分布范围竹马舞多分布于我国南方特别是江南一带。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高头马”,...

浅谈北京玉雕年轻传承人的传承问题

摘要:北京玉雕历史悠久,技艺深厚精湛,具有皇家气派和独特的宫廷艺术风格。北京玉雕以其“工精料实”享誉海内外,所以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简要回顾了北京玉雕的传承过程、传承方式、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传承困境,最后对北京玉雕年轻传承人的传承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关键词:北京玉雕;非遗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北京玉雕兴起于元代,祖师为全真道士丘处机(道...

试论藏传佛教孕育出的雪域莲花——藏戏

摘要:藏传佛教传说大量渗透在藏族戏曲之中。文章以“八大藏戏”之一《苏吉尼玛》为例,阐释在藏传佛教“痛苦说”“忍辱说”“了脱说”“慈悲说”审美意识的浸润下,藏戏的思想内容及表演形式,以促进其在当代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关键词:藏戏;阿吉拉姆;藏传佛教;藏戏面具藏戏,在藏语中叫“阿吉拉姆”,译为“仙女阿姐”[1],它起源于8世纪藏传佛教的经典音乐和绘画,被称为藏民族艺术的母体、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唱腔高...

点击加载更多
已无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文化月刊

使用微信扫码阅读

往期

特别提示:

使用机构提供的通用账号和密码 或所在机构下的个人读者证号登录